每一年的經濟回顧與展望,離不開分析過去一年的經濟概況,同時,也探討接下來一年的經濟成長,看好或看淡通常受到國內基本因素的影響,當然,也無法避免不受外圍因素的衝擊。
對於支持經濟成長的人來說,他們認為可以增加一個國家的財富,並且提供充裕的就業機會,經濟正成長,一般被認為是整體經濟景氣的表現。
一般來說,經濟增長是經濟學家常用的表達方式,意思是一個國家當年國內生產總值對比往年的增長率;如果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負水平,即當年國內生產總值比往年減少,不過,在正常情況下,只有在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個季度持續減少,才被稱為經濟衰退。
當外資在探討前往另一個國家投資或設廠時,他們考量的其中一個因素多數是:這個國家的經濟是否介於成長的水平,當然,外資考量的還包括其他因素,例如政治氣候是否和諧、對外資的管制條例是否友善等等。
經濟學家預測,大馬在2015全年的經濟成長,預料從2014年的預估5.8%放緩至5.1%的水平,一般預計,上半年的成長步伐減緩,即將在2015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消費稅,是其中一個影響經濟成長的因素,畢竟市民及商家需對消費稅時代的到來做好準備;無論如何,國內需求將扶持經濟的成長。
另外,一般人相信,全球經濟成長並非同步放緩,油價偏低其實也讓一些國家受惠,預計大馬在2015年的經濟成長不會大幅退跌,下半年的成長動力將進一步改善。
假如我國經濟成長顯著放緩,一些大型的資產,例如房產單位,價格會否趨軟,成為讓市民進場選購的良機,相信這是許多準備置產或投資產業者、比較關切的課題。
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產生的影響效應擴散至產業領域,當時,產業發展商為達到預期的銷售目標,調整產業發展的格局,從準備興建高價房產,轉向建立中價的住宅單位,以薄利多銷的方式取得不錯的銷售業績,當然也讓城市中的不少受薪階級,有機會購買一個在日後屬於他們的房屋。
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的10年,發生2008/2009全球金融危機,儘管我國稍微受影響,不過,在那兩、三年,本地的產業價格仍處於比較容易負擔的水平;當時,在巴生河流域多數地區,售價不超過30萬令吉的房產,仍有相當多的選擇,若要物色這一價位的房屋,不論是單層排屋或是普通公寓並不困難。
坦白說,不論是中小企業或小市民,大家都不希望經濟出現不景氣,倘若經濟情景欠佳,從商者就有可能難經營而宣告倒閉,受薪者可能面臨裁員風險;不過,萬一不想看到的局面出現了,在經濟條件許可下,也許可以物色是否有適當的投資機會,再探討進場的可能。(星洲日報/焦點評析:鄭碧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