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向來都知道,國家石油(Petronas)不僅僅是一家私人企業,而是主宰全國石油與天然氣業發展的巨無霸。
可是,很多人卻把國油當成自家資產,如果自己無法上下其手,從中牟利,就慫恿權威人士把管理層換掉,以換上自己屬意的人選。
繼領導國油多年的丹斯里哈山馬力肯後,相信丹斯里三蘇阿查哈也會在經營不到6年後,以相同理由告別國油。
三蘇阿查哈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讓政府執意拒絕延長他的僱用合約?
是因為他當面斥責國家財政過於依賴國油這隻金鵝?如果國油貢獻的股息和稅務,佔去舉國高達三分一比例,難道當權者認為這沒有問題,可以長久保存國油這架予取予求的提款機?
還是因為他建議依據國油盈利比例付給政府股息?如果無論國油賺多少錢,都得將絕大部份盈利上繳,這家油氣巨擘可以從何處獲得拓展資金?難道要國油像一些不長進的政府相關公司,一再攤開手掌向政府討錢?
恐怕,他不得不離開國油的原因,是無法“甘露遍灑”。一些無法獲得國油相關合約的小丑,在與跨國公司的競爭中敗下陣來,就干脆拉著政府的衣服大哭起來,向他叫囂,指責他並未秉持國油扶持特定族群的精神,不配領導這家大馬唯一躋身財富500大企業的油氣集團。
可是,油氣業者則認為,在三蘇阿查哈的領導下,國油的跨國石油集團形象得以加強,他不僅持續探討全球資產組合,並賣出成長有限的非核心資產。他透過這些部署,加強了國油的整體實力。
市場較早盛傳,國油即將公佈的2014財政年第四季稅前盈利,可能跌破100億令吉,遠遜第三季的151億令吉;至於2015年,雖然可能基於油價大起大落,全年稅前盈利恐怕跌剩450億至500億令吉左右,但仍傲視同儕。
更重要的是,他受到最激烈批評的引進外資競爭措施,確實提高了本地油氣相關服務公司的得標門檻,但在這些實力強大跨國公司大軍壓境下,這些原本毫不起眼的“甘榜冠軍”開始具備走出海外的競爭力,可以在特定市場抗衡跨國公司,長期而言,這難不成會是壞事?
況且,國油當初的計劃是5年撥出3千億令吉資本開銷,雖然近期一再傳出國油為了加強財務而考慮削減資本開銷與營運開銷,但與其他私人油氣公司相比,國油即將發放的合約依然極為可觀,即使從指縫流出的工程已經足夠一些公司吃飽喝足了,這些既得利益者還有甚麼好抱怨的?
無論如何,市場普遍認為,三蘇阿查哈離開國油已是定局,現在他的熱門接班人選共有兩位,分別是國油首席營運員兼下游業務執行副總裁拿督旺朱基費里和國油南非80%子公司Engen董事經理拿督阿末尼詹。
慶幸的是,最後由深得內部油氣專業人士與外部合作夥伴看好的旺朱基費里勝出。至少,現在我們對於國油未來會如何延續跨國經營這條道路,會更有信心。(星洲日報/焦點評析‧作者:王寶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