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前夕,我和其他遊子一樣,駕車重返久別的故鄉,沿途看到故鄉洗去了過往的淳樸,換上的是一棟又一棟高樓,外加閃爍的霓虹燈。
看到了故鄉蓬勃發展,人口不斷地增加,固然感覺欣慰,但人口的不斷膨脹,基礎設施卻趕不上來,道路的坑坑洞洞,凹凸不平,以及越發嚴重的塞車問題暴露了快速發展的後遺症。
數據顯示,大馬現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仍居住在鄉鎮地區,為了提昇相關地區的經濟和收入水平,政府每年都在財政預算案中撥出一定的款項作為鄉鎮地區的發展基金。
在政府的不斷努力下,越來越多的鄉鎮地區經濟活動,甚至是人均收入都有了提昇,可是繁榮背後卻伴隨著治安的敗壞,以及基礎設施越來越不堪負荷的問題。
沒錯,政府看到了問題所在,也隨之擬定了多項補救措施來解決治安問題,並加緊腳步來提昇整體基礎設施水平,但是政府在擬定發展計劃時不是應該將基礎設施、治安等因素納入考量,以一個完整配套來規劃和打造,為何需要在問題發生後才急著東補西湊?
一場回鄉之旅,就讓人看到了亮眼的鄉鎮發展成績表,以及隱藏在背後的種種不堪,未來鄉鎮發展計劃該如何走下去,考驗著中央政府和地方當局的執政能力和服務效率。(星洲日報/財經小品:洪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