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誤以為,遠在另一板塊的美國,對大馬的影響,會大於週邊國家。
其實,由於歐美以至日中投資者往往將大馬列為新興市場,甚或毫不起眼的東盟國家,所以,如果他們有一筆資金想要投資在新興市場或東盟國家,給了印尼或菲律賓的話,那麼分給大馬的錢就所剩無幾了。
這樣來看,週邊國家對大馬的影響,顯然要比許多人想像的更大、更廣,或至少說,不亞於他們預期的美國影響力。
上週,印尼突如其來減息,緊隨新加坡放寬貨幣政策,紓緩市場流動性資金,接下來經濟成長寫下3年以來最低0.7%的泰國,極有可能將是下一個調低利率的東盟國家。
東盟5大經濟體印鈔成風,這自然也引來投資者的追問,大馬會不會是下一個降低指標利率的經濟體?
大家可能對答案心裡有數,國家銀行減息的機會,微乎其微。
區域中行紛紛印鈔,原因在於美國聯儲局多年飲鴆止渴後,打算逐步收回釋放的龐大資金。這樣一來,已經習慣美國充裕流動性的全球經濟體,得上哪兒尋找替代品?此外,隨著美國經濟恢復成長,一些原本湧向新興市場爭取高回酬的投資基金紛紛回流,也造成大馬等市場面對資金撤離的風險。
雖然歐洲中行、日本銀行正式啟動印鈔機,中國人民銀行也透過“非典型”管道釋放資金,滿足個別市場的流動性需求,但在美國數以千億計量寬措施的面前,3大經濟體一起發功的影響也難以比肩,所以包括新加坡在內的經濟體紛紛出招自保,免得在市場流動性干涸後才臨渴掘井。
看回大馬,到底國行需要調低利率釋放流動性嗎?
大馬在油價風暴狂襲的2014年第四季,仍然取得令人意外的5.8%經濟成長,通膨也低於國行的接納水平,1月更降至1%,國行確實具備調整利率的條件。
可是,表面上,經濟依然穩定,但油價下跌導致油氣業投資減低,房產投資也在打房措施、消費稅等夾攻下放緩,消費稅的整體衝擊更是有待觀察,加上家庭債務所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7%比重不低,身負重任的國行不得不小心應對。
況且,減息可能加快外資流出資金市場,國行對此也左右為難。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到現在,外資已經從股市撤走快30億令吉,達到去年淨流出69億的近50%。
丹斯里潔蒂轄下的國行,向來不會採取過於偏激的政策,更不願意隨波逐流,盲目跟從週邊國家的貨幣和匯率政策,所以連一些激進的經濟學家,也只預期國行最多只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升息0.25%,可想而知,至少在6月前後,隔夜政策利率(OPR)仍會守在2008年以來最高的3.25%,繼續以不變應萬變。
不過,由於各種條件都讓國行具備減息的空間,因此有經濟學家估計,如果經濟成長退至4.5%,那麼國行可能就會在去年7月升息0.25%後,在不到一年內減息,對穩定壓倒一切的國行來說,這算是相當不尋常的舉動。
可是,到時候,恐怕擔心的就不只國行了。(星洲日報/焦點評析:王寶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