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財經評論

追量不追質?

Tan KW
Publish date: Sun, 08 Mar 2015, 10:01 PM

 

2015-03-08 19:50

  •  

經過2012年的“井噴”效益,最近兩年馬股的首次公開售股(IPO)表現確實一年不如一年,籌資規模從最高峰的221億令吉跌至去年的59億令吉,幾乎縮水了四分之三,讓人對大馬IPO前景感到憂心。

 

不過,證券監督委員會(SC)倒是信心滿滿,相信今年IPO市場將走向復甦,籌資規模將倍增至100億至130億令吉。

 

說實在,有追蹤財經新聞的讀者都應該聽聞今年有許多公司準備排隊上市,證監會這樣的數字未免太保守了,畢竟還沒上市就鬧得滿城風雨的Edra全球能源有限公司,據傳籌資規模就高達30億美元(約109億令吉),要達標難度應該不大。

若加上馬拉科夫機構有限公司(Malakoff),甚至是可能分拆汽車業務上市的森那美(SIME,4197,主板貿服組),要重演2012年的風光並非不可能,證監會如此保守的說辭,難道背後暗示了甚麼?

雖然市場對今年IPO市場唱好聲不斷,但小心大熱倒灶,畢竟Edra全球能源風波不斷,而馬拉科夫也有過上市時間一延再延的紀錄,若加上森那美汽車臂膀上市計劃到現在都還處於“說”的階段,證監會謹慎發言不無道理。

更重要的是,今年外圍貨幣政策分歧嚴重,加上美元升值、聯邦儲備局潛在升息,甚至是油價跌勢不止,都令馬股前景籠罩著陰影,分析員們的富時綜合指數年終目標並不高,因此公司們展延上市的幾率不容小覷。

就算新股上市踴躍又如何,首開溢價多少又怎樣,投資者肯買這隻股票,很多都是看好其長期增長前景的,可是許多IPO在度過短暫的蜜月期後,實際的財報表現很快就將它們從天堂打入地獄。

以2012年IPO高峰期上市的聯土全球(FGV,5222,主板種植組)和大馬氣體(GASMSIA,5209,主板貿服組)等股來看,當時投資者們對他們多麼地呵護和仰慕,結果難看的營運數字還不是傷了許多投資者的心。

由此可見,縱然IPO數量非常重要,但是我們更應該看重IPO的品質,因為有素質的上市公司才是帶動馬股長期走勢的靈丹,“濫竽充數”的IPO只會打擊投資者信心,並影響市場。(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文:洪建文)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11491?tid=17#ixzz3Tnpb52E4  

More articles on 星洲財經評論
郑钦亮.冬铁猫山王站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林瑞源.敦马的困境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黄振威.中等收入陷阱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黄晓虹.东铁话东西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王宝钦‧FGV始知盘中餐

Created by Tan KW | Jan 24, 2019

王宝钦‧卖地寻租

Created by Tan KW | Jan 15, 2019

洪建文‧数字会说话

Created by Tan KW | Jan 15, 2019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