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消費稅落實以來,“商家趁機漲價”的話題一直被廣泛討論,許多民眾都認為那些趁機漲價的商家,有點落井下石,為了己利而變相加重民眾生活負擔。
今天,筆者想為這些商家說些公道話。
一個自由和健全的商業市場,物品價格其實該由市場供需自行決定,買方會根據價格來決定購買量,賣方則會依需求來評估如何訂價。
顯然地,在這樣一個市場中,價格是關鍵所在。
當供應方選擇調高價格,那就必須同時承受需求減少、甚至得不償失的風險;好比說,一家餐廳為了推高賺幅而無故調高食物價格,就需要承擔食客減少,造成實際收入反而下滑的風險。
當然,這樣的運作還需配搭上健全的市場競爭才能成型。
讓我們將話題轉回“趁機漲價”;我們確實能發現一些商家,在消費稅落實後立即調高產品價格,但是,我們能因此怪罪所有漲價的商家嗎?
在落實消費稅系統時,商家本身其實也需承擔額外成本,加上經商成本有漲無跌,及擔心消費稅造成生意量下跌,將所有的漲價都說成是牟利,其實仍有商討空間。
而且,筆者敢在這裡問一句:若發現商家趁著消費稅落實而不合理漲價,你會怎麼做?
是向有關當局投訴?杯葛該商家?還是像大多數人一樣,認為反正所有商家都漲價,所以只會在背地里埋怨,但還是繼續光顧?
試問,若你選的是第三種,那在多數消費者都只會“怨而不行動”的情況下,商家又怎會感受到不合理調高售價所帶來的壓力?
筆者認為,只有消費者懂得透過正確的管道來對抗不合理漲價,讓商家由衷意識到消費者並不好欺時,市場需求才能成為一股足以制衡供應的力量,讓商家不敢胡亂漲價。
可是,我們的消費者有這樣的覺悟嗎?
(星洲日報/財經小品:李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