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並不單單是中國的問題,而是區域內必須高度關注的問題!緊隨區域東盟和大馬與中國的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區域經貿國,實際上是實實在在的成為其國際化進程中扮演不同角色。
在這個短則3至5年,長則8年10年的進程裡,每個週邊國家可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聯合領銜演出者,可以是配角;不管劇情如何發展,區域各國只有緊密陪伴,過程雖然偶而沉悶,更期許波瀾壯闊和高潮迭起…。
人民幣走向國際是一個過程,能夠加速這個進程的,是最近推出的“一帶一路”、亞投行(AIIB)等戰略計劃,這系列戰略計劃才會使人民幣的底蘊更為深厚!
在中國最近推出的“一帶一路”、亞投行等戰略計劃時,英法德各國主動表示支持和欲參與,主要這系列戰略計劃推動亞歐非大陸經貿與建設成長,其覆蓋的區域與領域無遠弗屆,尤其歐洲發達國可輸出其技術與服務,各種利之誘因與無窮回報,讓人深恐沒搭上這趟列車。
3月間,英國搶在歐洲伙伴國前頭,申請成為亞投行創始國;德國這個歐洲舉足輕重經濟體,雄心勃勃想讓人民幣交易中心設在歐洲中央銀行總部的法蘭克福,英國主動出擊行動,令德國盤算受挫。
目前七國集團裡,德、英、法國和意大利,傾向於支持人民幣納入IMF一籃子貨幣;美國和其盟友日本,同持保守態度。
美國財長雅各布4月初訪問北京後表示,人民幣仍未達到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的一籃子貨幣標準。
美日擔憂中國影響力日增
目前的一籃子貨幣以美元主導,歐元、日圓、英鎊也齊列在內。美、日態度保守可以理解,主要是擔憂中國的政治經濟影響力日增。
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在經貿層面上,已堪堪能夠達到門檻;就是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度還不夠,這也阻撓其國際化的進程。
中國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5年裡,IMF副總裁朱民最近在博鰲論壇指出,在貿易活動上顯然已符資格,在自由使用方面仍然有些障礙。
根據2011年IMF的SDR一籃子貨幣標準,貨幣的可自由使用度,乃根據(一)貨幣佔官方外匯儲備部位情況、(二)貨幣在國際金融、債券計值水準,以及貨幣在現匯市場的交易量。
如果說早幾年人民幣國際化,缺乏底蘊而根基不太深厚,那麼緊隨亞投行、“一帶一路”陸續出爐,無疑是為人民幣國際化尋著了強有力的依據與根本,這些戰略計劃本身能夠輻射出無限契機。
近在區域內,對基建有無限渴求,以往亞洲發展銀行雖預測到其需求,但卻因種種投資回報與個別成員國問題上;縱使過去畫出一塊令人垂涎三尺的大餅,然而各利益相關國卻未真正嚐過大餅的滋味!
中國兆的3.8美元儲備冠全球,以往多以購美元主權債券而受美國經濟擺動;從這龐大儲備撥出若干用於區域基建,推動更緊密政經合作,符合中國與區域國家攜手合作,並在全球打造更美好未來的願景!
中國本身在貿易上有很大順差,藉由上述戰略計劃讓資金往外走,促使管制的資本項目循序漸進放鬆,這是勢所必然。當然,在過程中人民幣貸款成本高,以及把人民幣兌換成其他較穩定外幣,皆是長遠需克服的挑戰。
亞投行成員國的大馬,本身具有很多優勢極待發揮,其中包括聯結東盟與中東穆斯林、非洲、南美洲市場,具有跳板作用,這足以形成很大互補,攜手共進創造更美好未來。
在中國或很多外國的眼裡,大馬潛藏很多優勢有待發揮,可以是角色吃重的銜接演出者,也可以是角色不輕的配角;今後要如何行動和演出,就看大馬了!(星洲日報/焦點評析:張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