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興業資本(RHBCAP,1066,主板金融組)宣佈發附加股募集最多25億令吉,成為繼大眾銀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組)後,過去1年來第二家推出附加股計劃的本地銀行。
大眾銀行是在去年6月宣佈透過附加股募集48億令吉資金。
興業資本解釋,募集資金是為了推動業務成長,並強化第一級資本(CET1),以符合巴賽爾III條例的要求。
所謂第一級資本,主要是由銀行股本和保留盈利所組成,是監管局評估銀行財務強度的主要指標之一;只要把第一級資本數額除於銀行風險加權資產(即那些已被發放的總貸款),就能得出第一級資本率,評估銀行放貸情況會否偏離健康的軌道。
在2011年出爐的巴賽爾III條例,為全球銀行業設下新的最低資金需求準則,各國監管局均以此為鑑,逐步推動各銀行進行改革,以達成巴賽爾III設定的各種資本和流動性要求。
據瞭解,巴賽爾III所設定的其中一條、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條條文,就是要求所有銀行的第一級資本率不可低於7%(包括緩衝資本)。
這項措施影響深遠,因那些達不到法定要求的銀行,只剩下減少風險加權資產或提高股本兩條路可選;於是,我們看到一些海外銀行選擇脫售特定業務,如減少或放棄在區域的曝光率,以為核心地區的業務運作保留更多成長空間。
至於本地銀行,則大多是選擇發行新股,藉此提昇第一級資本規模,替業務成長提供更多空間。
除了大眾銀行和興業資本的附加股外,不少本地銀行近年也陸續推出股息再投資計劃,讓投資者把收穫的股息重新投資在公司發行的新股上,這也是強化第一級資本的方法之一。
在國家銀行的嚴密監督之下,所有本地銀行的第一級資本率,其實已高於巴賽爾III規定的7%最低要求,但要確保業務成長不受限制,單是滿足最低要求其實並不足夠,這就是為甚麼多數本地銀行如今均希望讓第一級資本率保持在10%以上水平。
不能不提的是,除上述兩家銀行,市場普遍揣測豐隆銀行(HLBANK,5819,主板金融組)亦有發附加股的需要,潛在集資規模上看24億令吉。
隨著附加股和股息再投資等計劃陸續公佈,本地銀行中短期內或不會再傳出重大集資活動(除豐隆銀行);然而,受各項法定資本率要求限制和市場競爭挑戰的本地銀行,似也不太可能再取得一如過去般的高雙位數成長佳績了。(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文:李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