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消費價格指數(CPI)即將出爐,消費者雖然興味索然,監管機構卻是如臨大敵。
1月通膨1%,比預期的1.9%少了一半;2月通膨更大幅收窄至0.1%,距離通縮僅有一步之遙,來到3月會是怎樣一幅光景?
放心好了,托消費稅(GST)的“福”,消費者一窩蜂衝去囤積日常用品,內需反常提高,加上農曆馬年落在1月底,並未提高去年比較數據,所以今年3月的消費價格指數肯定十分漂亮,不會重演2月差點淪為通縮的風險。
而且,隨著RON95汽油3月漲回每公升1令吉95仙,比2月增加14.7%或25仙,相信可以刺激物價回揚,至少可以媲美1月的1%。
《彭博社》調查顯示,經濟學家的3月通膨預測中值是0.9%。
在消費稅落實後,牛鬼蛇神集體出動,短短不到半個月,就有13名沒有註冊卻徵收消費稅的奸商等著排隊上庭,其他躲在陰暗地方的商家肯定多不勝數,物價紛紛騰漲,通膨強勢回歸,似是無可避免的事情了。
經濟學家估計,單單消費稅在4至12月的影響,通膨就至少會提高0.9%。
全年來看,經濟學家普遍預測,通膨介於2.5至3.5%,國家銀行的預測則是2至3%。
由於通膨2月降至0.1%,與目前處於3.25%的隔夜政策利率(OPR)相比,實際利率從1月的2.25%激增至2月的3.15%,不過,隨著物價回揚,實際利率也將守在1至1.25%水平。
物價升中帶穩,仍處國行舒適水平,因此不少人紛紛喊話,要求國行減息,以釋出資金提振經濟成長。
不過,國行的風格向來是“以不變應萬變”,為了平衡經濟與物價,也避免短期資金加快流出,相信今年內不會將甫於去年7月調高0.25%的指標利率重新調低。
如果穩定至上的國行態度逆轉,意味著國內外經濟局勢瞬間逆轉,連政府祭出的多個大型發展項目也無法力挽狂瀾,到時候,恐怕不只國行,全國上上下下的財經官員也坐立難安了。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文:王寶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