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馬股首次公開售股(IPO)的大型公司,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使市場質疑現在還能不能迷信大咖,反而是小公司能夠“小刀鋸大樹”,令人關注。
一般而言,若是國內外經濟情況良好,市場游資充裕,大型股投資就是美而漂亮,換個角度,若是經濟或行情不佳,市場則趨向小則是巧而玲瓏,各有千秋。
今年為止的2個IPO,即4月上市的小型股――科鼎控股(BIOHLDG,0179,創業板消費品組),首日上市取得35%溢價。反觀5月中上市的大型股――馬拉科夫(MALAKOF,5264,主板貿服組)首日沒有溢價扯平,接下來數個交易日則跌破發售股,令一眾大小投資者心裡不是滋味。
目前,進行IPO的大型公司,上市後股價不起反跌,可是生不逢時,特別是市場擔心美國的QE退場,要等著升息吸引資金回籠,使投資者對花大錢的投資持以謹慎。
雖然大型投資機構一般是以長線投資為目標,惟由於全球游資前景不明朗、主要經濟體表現參差不齊,減少他們對風險較高的大型投資的胃納。
至於國內因素,長期來看,大馬經濟情況雖不會太差,不過,由於受到一些政經課題困擾,也絕對說不上大好;例如政府採取謹慎理財措施減財赤,實施GST等限制了市場游資。
連向來是大馬利好的政治穩定因素,現在政局已進入多事之秋,相信使更多投資者趨向謹慎。小股新上市,尚可借助一些散戶的力量支撐,小錢少股進出股市方便,反而使股價表現超越大股的機會更高。
去年小型公司的新股上市多取得溢價,相信是發揮小而美的魅力使然。馬股去年上半年7隻上市新股,全數在上市首日錄得溢價,當中不乏表現讓人驚喜的新股。
在目前馬股IPO活動“利小忌大”市況,大型股若要脫穎而出,取得好彩頭,若是不能將上市計劃縮小或化整為零,相信唯有加強公司基本面甚至給予深具吸引力獻售價,料可避免上市時“不溢反折”窘境。(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文:李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