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股價在好消息出爐後股價才聞風而漲,是股市的正規波動邏輯;可是,現實當然不會如此循規蹈矩。
股市永遠無法完美,人永遠不會知足,這兩大基本條件,足讓股市早已沒有“黑白分明”這回事。否則,“跟消息進場、依事實賣出(Buy On Rumor,Sell On The Fact)”又怎能夠成為廣泛流傳的投資金句?
要舉例證明更是簡單不過,適用例子實在多如牛毛;不如,就和各位說說剛在上週作了一次標準示範的長成集團(GLBHD,7382,主板種植組)吧。
上週一,長成集團宣佈以6億5千500萬令吉高價,把旗下4家從事種植業務的獨資子公司,聯同一塊大約836公頃的種植地轉賣給聯土全球(FGV,5222,主板種植組)。
對市值約70億令吉的聯土全球而言,上述交易尚算小事;但對於當時市值只有約4億2千576萬令吉的長成集團來說,卻是天大的消息,這當然是因為聯土全球的出價足足比長成集團市值還高出53%!
據肯納格研究推算,6億5千500萬令吉脫售價,相當於每股3令吉零3仙,加上管理層表明未決定如何使用資金,市場投機客們被消息所吸引,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然而,就在多數投資者都以為長成集團勢必會在隔天開盤後大漲之際,該公司卻上演滑鐵爐,預期中的漲潮不但沒有出現,股價更是直線下挫,全天暴跌了31仙或16%,成為全場第二大下跌股。
一些市場人士的解釋是,長成集團股價意外下跌,或是因投資者擔心資產脫售案可能讓該公司成為PN16或17公司,但筆者的看法卻不同,首先因長成集團仍持有不少種植地在手,未必會成為PN16或17公司,該公司亦表明會就此尋求交易所意見,看看有關脫售案會否讓公司觸犯PN16或17條文。
再者,6億5千500萬令吉脫售價相當於每股3令吉零3仙,這筆數目一般足以支撐股價表現,因投資者擁有巨大的資本回退遐想空間,而且若每股股票有這麼高的價值作後盾,成為PN16或17公司又有何懼?
最後、亦是最重要的一點,是長成集團股價在過去1個月內,合計累積了高達66%漲幅,即使5月杪公佈的首季業績由盈轉虧,也阻止不了漲勢,股價在消息出爐前“偷跑”的跡象非常明顯,而好消息一出漲勢卻應聲而斷,則又顯示了提前進場者趁投機買盤湧現時迅速套利離場。
其實,任何的企業活動都是人為促成,且籌備過程難免牽涉不少人,這常讓企業活動在正式公佈前不脛而走,吸引提前知曉消息的投資者提早進場,而那些在消息出爐後才匆忙進場的投資者,所背負的風險自然偏高。
所以說啊,各位下次再聽聞某公司宣佈讓人心動的好消息時,不妨再三思考:這真的是“好消息”嗎?(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文:李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