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財經評論

綠色FDI和綠企

Tan KW
Publish date: Thu, 02 Jul 2015, 10:23 PM

2015-07-02 19:11

  •  

接近5月杪至6月5日全球環境日之際,美國駐馬大使尹汝尚一行15人,由吉隆坡至新加坡的411公里鐵馬行,吸引人們的目光。

 

這一趟節能減碳之旅,喚起人們對地球環境的覺醒;而在這個逆旅中,一行人也由汽車稱霸、危機處處的大馬道路,由交警護送,開進了鐵馬車道建設覆蓋面廣而較完善的國度。 

 

蕞爾小島新加坡,引進綠色外來直接投資最力,其綠地投資額冠全球,以110億美元資本支出冠全球,趕超英國的倫敦、中國的上海和香港和大馬。

390家公司總共啟動409項新加坡的綠地項目,倫敦則吸引334項,金額70億美元;上海245項目吸引80億美元投資,香港以162項吸引50億美元投資。

究竟有甚麼催化素,吸引外資在新加坡投資?答案也許很簡單,那是持續的規劃和貫徹和累積各方人才,不過要實行起來並不易,也並非不能。

從早幾十年前,直到各地區氣候異常、天災不斷的近年,聯合國各機構、亞洲發展銀行一直敦促全球,以永續模式來推動經濟發展,同時更需建立有效的公共交通系統,減少排碳和每日工時之浪費。

近年全球各式各樣的天災頻仍,不僅造成人命傷亡、受災群流離失所,需花很大人力、物力與財力重建,預計所構成的經濟損失和供應鏈干擾,可以由公元2千年的2.5兆美元,直飆至2050年的45兆美元。

亞洲各城市加緊發展的步伐,目前,應付氣候變遷的最大戰場轉移至亞洲,而在投資政策上更自由開放的地區,將有助吸引更大的綠色投資。

以大馬近年的投資政策,逐步朝向開放,然而其開放的步伐追不上一些國家,譬如在服務業、能源、通訊、再生能源等策略領域仍受限制。尤其寬頻網速只堪比非洲肯雅,甚至不及越南與柬埔寨,常是外資詬病的一個話題!也間接讓很多到門口的吸資機會,從門口溜走。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多年前評估大馬投資環境時,就稱許大馬在多方面的決心與改變,以期吸引全球資金,包括與多方展開對話和改善投資環境,也關注到企業監管和科學工藝的問題。

然而,諸如相關人才缺乏或錯置、全球價值鏈、研發和創新,那需很久時間的經營和深耕,才可慢慢見得效果。而肅貪、政府部門效率的改善和維持一定水平、提高競爭力乃至法規改革,將是更為迫切的事情。

該組織曾指出,良好的投資環境並非靜止不變,這需要政府和相關企業更靈巧的反應,以因應挑戰而從中湧現契機,因而持續改善投資環境對持續吸資至關緊要。

另外,負責任的商業和永續環境也至為重要,尤其應致力促進綠色投資。大馬目前正陷於中等收入陷阱中,2020年的高收入國能否達標,不僅僅是靠官企與官方良好關係的優勢搶盡了私人界的機會,也需讓私人投資有更大成長空間。

配合企業朝向更永續方向邁進,大馬交易所從2007年起,便鼓勵上市企業提呈永續報告,主要環繞在環境、職場、社區與市場。新加坡交易所2011年實施後,將對上市800多家企業實施“遵守”或“解釋”管理,並尋求組合投資和永續專家意見,經公眾諮商程序後預定年杪提呈批准,以增加呈報透明度和清晰度。

企業不容在氣候變遷時再作壁上觀,企業的一小步可以是全球美好的一大步,大馬投資也可把綠色主題作為指數,以鼓勵更多綠企的進駐。

大馬可在綠色投資深耕,當大環境如公共交通更具效率,各企業員工更用心於服務營運的社區;當大馬人心更平和、天空更為蔚藍時,勢將湧現更大契機。(星洲日報/焦點評析‧作者:張啟華)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18372?tid=17#ixzz3ekBquAsz  

More articles on 星洲財經評論
郑钦亮.冬铁猫山王站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林瑞源.敦马的困境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黄振威.中等收入陷阱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黄晓虹.东铁话东西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王宝钦‧FGV始知盘中餐

Created by Tan KW | Jan 24, 2019

王宝钦‧卖地寻租

Created by Tan KW | Jan 15, 2019

洪建文‧数字会说话

Created by Tan KW | Jan 15, 2019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