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7月失業率從3.1%稍提至3.2%,我們應該擔心嗎?
從經濟活動的角度來看,3%幾乎已達到全民就業的情況,我國的就業環境實際上已叫西班牙、希臘等高失業率國家羨慕不已。
不過,花無百日紅,近來銀行業、石油與天然氣業掀起裁員潮,從聯昌集團(CIMB,1023,主板金融組)、興業資本(RHBCAP,1066,主板金融組)到艾芬控股(AFFIN,5185,主板金融組),甚至是馬航(MHB)和大馬蜆殼石油(Shell),每家公司動輒裁員數千人,全民就業的榮景能持續多久叫人生疑。
更重要的是,還不包括每年從政府大學及私立大專畢業,數以萬計的職場新鮮人,在如此嚴峻的經濟環境下,企業單是維持盈利表現就困難重重,還有能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嗎?
如果私人領域消化不了如此龐大的職場新力軍,難道政府要出面增聘公務員來減低人力資源浪費嗎?
我國公務員大軍逾160萬,單是薪酬支出就已經是天文數字,在政府努力降低財政赤字的時候,不裁減公務員人數就該燒香還願了,還奢望增聘人手,當心直盯政府財務狀況的3大信貸評估機構下重手懲處。
經濟活動環環相扣,就業市場不景,民眾飯碗可能不保,自然不願意消費,企業賺不到錢,也跟著減少投資,結果消費和投資拉不起來,經濟就隨之陷入低迷了。
國家銀行一直不斷信心喊話,說儘管家庭短期仍在調適消費稅效益,但整體開銷將獲薪酬不斷增長及穩定就業市場支撐,經濟增長將持續穩健,但隨著裁員潮效應的不斷擴大,這樣的說辭民眾還會埋單嗎?
今年第二季,私人消費增長就已經放緩至6.4%,比首季的8.8%為低,在就業前景趨向審慎的時刻,民眾都自顧不暇了,還怎麼拿消費來報效國家。
馬幣跌跌不休及潛在引發的通膨風險就讓國行頭疼不已,若裁員潮越演越熱,蜡燭兩頭燒,國行政策該如何拿捏,才會避免國家經濟陷入停擺,全世界都在看,也著實考驗著12A總裁丹斯里潔蒂的智慧。(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文:洪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