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銀行合併風再起系列(三)‧併購不同調‧由小變大‧大再變小

Tan KW
Publish date: Sun, 03 Aug 2014, 11:56 AM

2014-07-31 17:59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暴露了亞洲地區銀行資本率、資產水平欠佳的軟肋,而區域銀行用了整整15年的時間大事吞併,積極強化自身實力,以在日趨全球化的金融市場,與海外競爭對手一決高下。

 

不過,同樣是一場金融風暴,但顯露出來的問題卻迥然不同。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的發生,歸咎於大銀行的貪婪無度,只是這些銀行卻“大到不能倒”,迫使全球各國政府無奈得出手相救,也催生了全球金融領域大改革的進程。

 

但是,雖然全球銀行業聲音一致,但東西世界卻出現了迥然不同的景況,《銀行合併風再起》系列第三篇將探討全球銀行業整合大趨勢,並摸索銀行業整合為何出現“東進西退”的奇特現象。

 

隨著經濟自由化、金融改革、全球化和科技地不斷創新,全球銀行業的生存日趨艱難,因此催生了環球銀行業的大整合運動,大馬銀行業整合正好趕上了這趟順風車。

 

在多數的新興市場,銀行業整合多以政府政策主導,其中銀行業整合在後經濟危機最為活躍,其中1980年代初期引發的拉丁美洲經濟風暴,以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後,都引起區域銀行業一陣整合風。

 

數據顯示,10國集團(G10)國家和澳洲等發達國家在1996至2001年間共出現多達3千200宗併購重組案,涉及金額高達1.3兆美元,幾乎是1990至1995年的近5倍。

 

當中,美國金融業在1980年初期,受到全球經濟衰退等外圍因素影響,許多銀行都蒙受巨額損失,迫使金融機構紛紛進行整合,但多以小型銀行整合為主。可是,隨著美國在1986年放寬銀行增設分行的限制,加速整個銀行業的整合步伐,促使美國銀行數量從1980年初期的1萬4千多家減少至2000年的8千315家。

 

在金融風暴後,美國銀行業進一步整合,銀行數量持續減少。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止,美國銀行業機構數量為7千181家,比2011年末減少176家,比2008年末減少了1千124家。

 

發達國家中
日本整合最晚

亞洲方面,日本是發達國家進行整合最晚的國家,在1990年初期銀行業並未積極整合,但受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衝擊,日本政府終於意識到整合銀行業的急迫性,因此出台了金融控股公司法、宣佈金融大改革等措施,促使銀行業在1999年開始陸續出現大型併購活動。

 

同時,東南亞國家和韓國飽受亞洲金融危機摧殘,各國政府在後金融危機期間開始積極推動銀行業整合,其中韓國銀行數量整合成3家,而新加坡更是出現了大刀闊斧的金融改革。

 

在1999至2001年期間,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對銀行業進行大幅改革,其中包括開放新加坡銀行業,通過把過去的保護政策鬆綁,透過市場競爭來強化本地銀行,來推動本地銀行的集中化,從而提昇競爭力。

 

新加坡銀行業大改革力拼外資銀行

隨著外資銀行的進駐,新加坡銀行業面對顯著的衝擊,因此本地為保有主場優勢,銀行業開始通過併購與擴大本地銀行的規模應對,因此2001年新加坡即上演了激烈的銀行併購戰,其中海外擴張有成的星展銀行率先開第一鎗,通過向新加坡排名第四的華聯銀行提出敵意收購。

 

多年來,星展銀行成功在海外市場攻城掠地,在泰國、印尼、菲律賓等收購多家銀行或部份股權,其中在1998年12月收購廣安銀行,2001年4月以高達100億元收購在香港排名第四的道亨銀行最為市場熱議,並藉此成功搭上中國經濟順風車,並在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佔有一席之地。

 

星展大華華僑鼎立新加坡銀行業

但是,星展銀行收購華聯銀行計劃卻不順遂,大華銀行後來以總值約100億元的收購價(約為賬面值1.94倍),成功擊退星展銀行贏得美人歸,但仍未動搖與新加坡郵政儲蓄銀行(POSBank)合併後崛起為新加坡最大銀行,以及東南亞最大的銀行的星展銀行地位。

 

同時,華僑銀行以現金52億元,相等於賬面值的1.9倍,收購規模最小的吉寶達利銀行,從此奠定了新加坡銀行業三強鼎立的局面,與金融管理局設定的最終2家目標有所出入。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在多年前認為,新加坡國土小,3家銀行仍嫌太多,銀行還有進一步整合的空間,可減至2家或1家,以透過整合壯大規模和實力來前進國際市場擴展空間。

 

併購潮--西退東進

不過,東方銀行業正上演整合壯大的好戲,西方銀行業卻反其道而行,資產脫售“瘦身”動作不斷,銀行業發展似乎朝西退東進的趨勢發展。

 

原因很簡單,2008年一場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給西方監管單位上了一門“大到不能倒”的課。

 

電影《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闡述了全球金融風暴期間,當規模太過龐大的銀行發生財務困難,其業務範圍的千絲萬縷,對全球乃至國內市場影響深遠,迫使政府無法袖手旁觀放任其倒閉不管,只好出手拯救這些金融鉅子的故事。

 

但是,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過去,監管單位秋後算賬的時機也到了。為了給予這些大型金融機構教訓,同時強化銀行業的資本率,歐美各國政府紛紛出重手來對金融機構進行改革,其中脫售資產就是其中一環。

金融機構當然不希望分拆旗下的部門或業務,但礙於現實考量,甚至是監管單位壓力,一些大型金融機構只好默默地進行著“瘦身”運動,通過資產出售來縮小規模和降低成本,進而強化自身資本實力。

 

目前,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RBS)、花旗銀行等在內的歐美各大銀行都在出售旗下資產或者剝離旗下的非核心資產,而這勢必會對這些銀行的規模產生一定的影響,其中新加坡華僑銀行在2009年以14.63億美元收購荷蘭國際銀行(ING)旗下亞洲私人銀行業務,RBS旗下部份亞洲資產則由澳紐銀行(ABS)競得。

 

此外,聯昌集團(CIMB,1023,主板金融組)在2012年以1億7千390萬英鎊(約8億4千940萬令吉)收購RBS的亞太現金股票和聯合投資銀行業務,崛起成為亞太(除日本)的最大投資銀行。

 

亞洲銀行資產市佔率上升至35%

隨著不斷地東拼西湊,亞洲銀行資產正快速的膨脹。數據顯示,從資產價值來看,全球逾千家銀行中,亞洲銀行資產市佔率從原來22%上升到35%,利潤市佔率從19%上升到56%,而歐洲銀行因不斷脫售資產,跌幅為全球之最。

 

分析員認為,銀行在自身發展史上,不斷擴大規模是必然的現象,更重要的是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規模擴大將強大競爭能力,但一場金融危機暴露了西方銀行業過份龐大的極端現象,是時候監管單位需要出手進行改善。

 

“全球銀行業併購活動出現`東進西退’的局面,主要是基於地緣因素考量,歐美大型銀行在脫售資產時,往往會把發展相對不成熟的亞洲市場作為優先考量,令亞洲地區的銀行可藉此擴大發展規模。”

 

東南亞--下個併購戰場

比起歐美同儕的瘦身痛苦,亞太地區銀行在經歷1998年金融風暴之後,大大強化財務及風險控管力度,槓桿操作也轉向保守,使得銀行業在全球金融風暴,乃至歐債危機中受創較輕,更增添了他們積極外擴的籌碼。

亞太企業現金與總負債比高達40%

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第二季,包括大型銀行在內的亞太企業現金與總負債比高達40%,美歐只有10%至20%,應付危機能力相對充足,而金融海嘯引發的資產減記,亞洲企業僅虧損427億美元,只佔全球減記總額2.5%,因此在西方世界開始積極去槓桿化時,亞洲企業反而能夠趁機“撿便宜”。

報告稱,隨著日本、韓國、新加坡、大馬和澳洲等國大型銀行開始增加對快速增長的東南亞市場(特別是印尼和越南)曝光度,相信區域併購交易量將續走揚。

“零售銀行快速增長使得銀行加速擴展區域版圖,希望藉著併購收穫新客戶,並開發出具規模的平台來促進業務增長。”

《湯申路透》數據顯示,今年首半年東南亞地區已有逾16項總值超過10億美元的併購案,比2013年同期的6項增長超過1倍,而全球最大之法律事務所--貝克麥堅時(Baker&McKenzie)調查顯示,今年首半年亞太地區併購活動近三分之一落在東南亞市場,其中以零售和銀行業併購交易最為顯著。

今年上半年最大宗的併購案,除新加坡淡馬錫控股(Temasek)耗資440億港元(約56億美元)買下香港屈臣氏集團(A.S.Watson)24.95%股權外,就屬華僑銀行建議耗資384億港元(約50億美元)全面收購香港永亨銀行最引人注目。

市場人士認為,東南亞銀行業務以亞太地區為主,不會直接受到歐債危機的負面影響,因此銀行也利用歐美銀行開始脫售銀行資產的機會來穩固自身的實力,同時希望通過併購實現自身轉型。

通過併購實現自身轉型

“全球區域化是必然趨勢,但亞洲銀行業的區域化進程明顯落後國際水平,在全球資本市場積極整合之際,亞洲銀行業表現相對平淡,整體盤點比不上歐美銀行同儕。

他們認為,隨著全球金融及經濟危機促使外國銀行走向“困局”,在本地投資者與大型機構合作下,東南亞銀行領域可能預見新一輪“併購潮”。

“由於印尼、菲律賓及大馬擁有受收購對象,區域銀行強制性整合行動目前才開始浮現,因此預見將出現繁多的整合活動。”

不過,《亞洲銀行家》(The Asian Banker)數據顯示,2013年亞太地區銀行業併購總值連續2年出現跌勢,從2012年的152億7千萬美元下跌9.2%至138億6千萬美元,2011年金額為188億3千萬美元,主要歸咎於缺乏大型併購,以及市場監管日趨嚴謹。

“在諸多的區域間交易中,快速增長的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尤其是印度、印尼和越南,是投資者心目中主要的併購對象。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分別貢獻總併購量和總值的84%和65%。”

但是,投資者併購心態已開始出現變化。分析員指出,在過去投資者往往傾向收購銀行控制性股權,但他們現已可接受收購小額股權,主要考量到地區銀行業的強勁增長潛能,以及東南亞多數市場的入市門檻受限。

在2013年,外資收購小額股權的交易量佔總併購交易的55%,比2012年和2011年的49%和33%明顯增長不少。

結言:

隨著全球大型銀行開始積極“瘦身”,區域資產併購機會大大增加,但相比起政府撐腰的銀行同儕大肆併購,國內華資銀行的行動卻相對保守,併購熱情也相對冷淡,不免令人擔心起華資銀行可能掉隊,進而賠上了自己的未來。因此,下一篇將重點探討國內華資銀行的前世、今生和未來。 

(星洲日報/財經‧報道:洪建文)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99384#ixzz39IX3cmXB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