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綜合年報促進投資者溝通

Tan KW
Publish date: Sun, 07 Sep 2014, 10:28 PM

 

2014-09-07 19:27

  •  

工藝發展大趨勢,人口與資源變迭,再加上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波動,這促使企業需重新思考內在與外在呈報制,並敘述公司未來策略、優先程度和展現商業表現與前景等,確保投資者有足夠的資訊做出決策。

 

大馬企業僅符基本呈報

普華永道最近對大馬30大企業年報的“檢驗”顯示,大馬的企業只符合基本呈報,未達到“綜合呈報”或綜合年報的層次,倘若能夠採納綜合年報制,將有助促進利益相關者的溝通。

該公司管理合伙人施哈然(Sri)就指出,根據國際綜合年報理事會(IIRC)首席執行員保羅杜克曼(PAUL DRUCKMAN)最近對大馬公司擁抱綜合年報的冷淡程度感到失望,未有大企業採取主動努力!

普華永道在其簡要敘述中,也促請企業嘗試從當前以過去財務表現主導的年報,轉而給予利益相關者對商業有更清晰、前瞻的圖景。

普華永道對馬交易所30大企業進行調查,截至5月31日進行了110道問題的深入評估;有關問題是根據國際綜合年報理事會(IIRC)的架構擬定。

該架構是於2013年12月才推介,可能未能有機會搭上列車採納上述呈報制。然而,根據IIRC報告,自願參與上述年報制的公司認為,98%認同IR將帶領人們更瞭解機構或企業如何創造價值。

 

專注關鍵表現指標

根據普華永道,95%認為IR讓人們更深入瞭解商業模式,並賦予機會專注於關鍵表現指標(KPI);93%也認同可協助減低各部門各行其是,這包括在策略、控制、資訊工藝、投資關係、財務、永續性和溝通方面。

首先,在企業的策略與資源分配上,90%企業提供高度目標或願景,另33%還提供策略先後,另10%根據策略主題提呈年報。

“7%企業還提供短、中、長期策略的區分;另7%根據優先策略的策略目標和時限架構;還有7%也提供全面和可計量之訊息,評估優先策略之進度。”

普華永道認為,良好的年報應涵蓋:

●企業/機構的短、中與策略

●如何運用策略達致策略目標

●資源如何分配,以用來貫徹策略。

●如有衡量表現,或評估短、中、長期目標的表現。

 

須區分鑑定策略優先度

普華永道說,受評估的30大企業中,呈報很大程度的策略目標和願景。然而,大多數企業並未細緻區分和清晰鑑定策略的優先度。只有小部份提供達致上述目標的時限及如何評估其有關指標和成功程度。

普華永道舉出英國最大建築公司之一鮑佛貝蒂公司(Balfour Beatty)2012年年報第12與13頁說,目前集團訂單(運輸、電力、能源、水務、礦務),由2011年的59%預期增至63%。

“市場各領域的營業額料保持在2011年的48%水平,惟歐洲與北美高成長區域預料由2011年11%,進一步增長至14%。”

簡而言之,下一步:

●增加鎖定區域的營業額

●在鎖定領域增加市佔。

普華永道說,這顯示該公司重視策略優先、闡明策略的合理性,已採取了甚麼行動?下一步行動又是甚麼?

鮑佛貝蒂在其年報說:“我們已是全球最大的全球基建公司之一,然而英美市場成長契機有限;為取得進一步成長,決在快速成長地區和領域增加力度。已在中東與亞洲顯著成長,今後將擴大至成長的澳洲與加拿大……。”

“為何這重要?我們不要成長受限於傳統市場的經濟與週期性限制。擴大寬度至國際擴大市場,中至長期在全球基建賦予契機,不過為免資源分化得稀薄,則需要選擇性擴大寬度。”

 

良好年報5元素

在組織一覽與外來驅動力方面,90%企業提供市場成長動力詳情,23%討論未來成長趨勢,另20%結合策略以因應趨勢;僅有10%深入梳理客戶群、3%深入剖析競爭環境。

普華永道強調,構成良好年報元素包含:

●文化、道德、價值

●營運結構和持股人詳情

●主要業務活動、市場、產品與服務

●主要衡量資訊(包括僱員人數、營業額、在多少國家營運)

●外圍環境的主導因素

普華永道說,從調查顯示,幾乎所有企業都提供市場情況詳情;惟對未來市場趨勢、客戶基礎和競爭環境缺乏詳情。

“在波動環境,未提供具體詳情可以理解,然而,提供管理層對市場趨勢、外來動力,將賦予採取行動的合理性以達致策略目標。同時,也可更深入商業模式,並對價值鏈作定位。”

 

企業少解釋商業模式

調查顯示,少過一半的30大企業在其年報中提到“商業模式”;只有少數企業對其活動和主要程序、關係和倚賴的主要資源提供高度詳情。

“另外,大型集團和多元化業務的公司,更面臨“無從下手”窘境,是兩個集團業務或各組合業務敘述及如何扮演中心角色創造和讓價值更為永續。”

調查披露,43%企業包含商業模式,20%提供一些詳情,80%未提供具體詳情。

“50%透過敘述業務解釋其商業模式,20%結合實施策略、7%與創造價值相連接,另有10%還用圖表協助解釋商業模式,7%提供在有競爭優勢之領域提供詳細說明。”

 

大多公司只為遵循條規

普華永道發現,大馬有關監管的呈報,很多時候只是為了遵循法規而做,平平無奇;一些提供為何需有效監管,一些則在程序上洋洋洒洒。其中87%的監管報告,觸及公司價值、80%提及董事部監管活動、10%提供較深入的監管情況。

除了少數公司提供較深入的董事部監管活動,餘者皆為參考錄中摘錄出來的一大張清單。

普華永道舉例說,英國最大房地產開發商的L A N DSECURITIES,在簡介董事主席阿麗遜(60歲),不作平鋪直敘式的介紹,而是闡明這名董事給董事部帶來甚麼技巧與特長。

“阿麗遜的特長與經驗,阿麗遜具備30年的國際金融與投資銀行經驗,在英國、海外各領域與工業擔任過執行與非執行職,她帶來很多金融知識、策略與領導經驗。”

 

契機VS風險

良好的年報應包括:

●契機與風險的特定來源,來自內部、外部,或者兩者兼有。

●契機與風險的形成,其衝擊程度

●對展現的契機採取任何具體行動,以減少或管理風險,包括鑑定策略目標和表現指標。

 

風險呈報低於發達市場

針對大馬30大企業的調查顯示,普華永道發現,大馬公司的風險呈報是業內最低的,更遠低於很多發達市場。

雖然大馬交易所規定企業須包括風險管理的敘述,卻絕少企業進一步延伸至“甚麼才是商業所面臨的實際風險”。

瞭解公司的風險胃納,配合公司的主要風險,可在主要風險展現時,為公司前景提供策略決策。

“30大企業中,93%公司敘述風險如何鑑定與管理的過程,另67%企業完全呈報風險;另27%實質上敘述商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沒有一家企業敘述若風險形成,潛在風險情況。同時,也沒有一家企業顯示有關風險組合如何在時間轉移時形成變化。”

永續與業務不可分割

在永續性方面,77%受調查公司包含在年度報告中,一些是企業責任與永續經營分開。40%公司擬定策略管理非財務資源,以及這與企業的總體策略有何關連性。其中有13%還設定關鍵表現指標,7%討論相關自然、人力、加工資源在未來的可取得,為其商業創造價值。

普華永道提到利華兄弟(Unilever)在永續生活報告中說:“我們的商業模式是傳達永續成長,對我們而言,永續是我們業務不可分割的部份。在全球氣溫升高、水源緊缺與排污不佳、食品供應不穩定而昂貴,我們有責任和機會克服上述課題。”

利華兄弟還進一步闡明2020年的3大目標:

●協助超過10億人改善健康和促進美好生活

●把產品的環境足跡減半。

●農業原料100%來自永續性來源,並強化價值鏈和人們的生活。

在業績表現方面,57%呈報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其中11%清晰遵照法定呈報法,71%提供詳細敘述。

43%明確解釋營業表現的驅動力,包括營業額素質與可持續性。另40%詳細鑑定關鍵表現指標、40%結合關鍵表現指標和策略。

“30大企業中,100%企業直指關鍵表現指標如何驅動高階管理層的薪資,惟0%說明關鍵表現指標與薪資有何種關連。”

 

0%說明KPI與薪資有關連

關鍵表現指標(KPI)中,71%KPI來自財務、15%來自營運,餘者來自可持續性(排碳)等。

普華永道說,在業績表現區塊上,一份好的年報須具備可計量指標、包括目標、價值驅動、契機與風險等,闡明其顯著意義和衝擊、說明收集這些數據的方法與假設。

“組織的效應(包括正面與負面),包括對資本起落和價值鏈的效應。闡明與利益相關者關係。組織如何對利益相關者法定需求和利益如何反應。”

在撰寫業績表現時,對比過去與當前表現,勾勒未來前景。

在環繞上述主題的分享會上,亞航X(AAX,5238,主板貿服組)以分享其商業模式令人側目、動容。提到綜合年報對股價作用時,其首席執行員阿茲蘭說,作非財務的更詳盡分享,是擴大投資、更全球更多投資者有興趣投資和一起成長。

阿茲蘭說,這可擴大投資者的考量範疇,考量投資個股。

 

擴大投資者投資廣度

對阿茲蘭來說,在分享了商業模式後,是如何看到契機和擷起契機;即使鑑定機票將為全面服務航空公司廉宜30至50%,即便參照季度數據,不過技術上還看你如何去衡量,定價和市佔有率仍難以去確認。

阿茲蘭說,不厭其詳分享這一切資訊,並不巴望對股價有立竿見影之效,而是藉這個分享,讓投資者看到價值而考慮投資,這可擴大投資的廣度。

阿茲蘭披露,亞航X從開始營運,就一直強調其長程廉航的商業模式,其合理、邏輯性在那裡,要達到怎樣的目標?要讓人全盤瞭解,也需要相當長的旅程。

“起初是在社交媒體中,向人們敘說,因為很多時候都到處飛行;後來,發展到了會晤分析員,才演化至凝煉在年報中。”

他說,分析員的報告和閱讀年報的人,可對股價起落有影響;很多人把年報作為資訊的第一來源;後來他想到把所有重點,濃縮在圖表中,讓人一目瞭然。

阿茲蘭談到,在首次公開售股(IPO)過程中,每一行字都要確認無訛;在飛行安全(飛安)與可靠性的問題,該航空公司有內部衡量與嚴格追求的標準,但卻苦於無法確認。他坦誠表明只在意外時才可確認。“我們有內部衡量的方式,會時時緊密評估,並有一個嚴密的內部標準。”

總體上,阿茲蘭對航空業表示樂觀,仍有很多產能未受服務,目前只有歐美的三分之一搭客,會專注於亞太地區的廉航成長路。要成為地區裡,攫取最大的搭客市場。

 

分享資訊不會失競爭力

證券監督委員會兼稽查監管局(Audit Oversight Board)執行主席聶哈斯尤丁強調,最至關重要是高度廉正,人們將可從你分享的資訊作出判斷。

廉正可靠最重要

“不管是對企業有利或不利的資訊都需分享,廉正可靠至為重要。”

聶哈斯尤丁認為,綜合年報有很多益處,已在資金市場大藍圖中闡明;當你透過年報分享更多的資訊,對你與人溝通會更為重要。

“資訊可以深入淺出,吸引人的方式撰寫,這對投資者皆有意義。另一角度是,與供應商又維持怎樣的關係?”

提到很多企業仍擔憂分享資訊時,他認為,是否在社會、環境方式讓人一窺全豹,這可左右投資者的投資決定。

“我們願意看到市場對綜合年報更有心,這可與利益相關者有效溝通,我們願意促成。

提到分享太多資訊,讓競爭者可以此作為競爭時,他說,正如蘋果可研發產品,企業不必害怕分享太多資訊而失去競爭力。

他說,一家公司可以利用很多方法與你競爭,挖角或高薪延聘敵對企業的人才便可直接構成威脅。

“分享過程,反映你真正在營運業務。”

為何利益相關者喜歡綜合年報?

綜合年報含人性化一面

普華永道何寶翎說,綜合年報是比較有效的呈報;80%的價值是隱性的,而不單單在於財務面;它包含在人性化的一面,包括與供應商的關係等。

“以利華兄弟來說,其永續經營的包括與供應商之關係,供應商也分享相同理念。”

 

資訊溝通驅動永續成長

普華永道認為,IIRC的綜合年報合架構,標幟著市場導向演化的企業呈報新的里程;商業越來越複雜,未來的挑戰,如何以更相關的資訊溝通,而不僅僅是增加資訊,進而建立相互信任和驅動永續成長。

“這項自願參與的架構,是企業/公司貫徹策略、臨危覓機和對公司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創造過程。”

綜合年報的國際架構鑑定投資者是綜合年報的主要“觀眾”,同時亦強調其他綜合年報所溝通的訊息,對利益相關者不時創造價值有利。

何寶翎強調,投資者參與的試驗性計劃顯示,他們願意看到公司如何運用策略支撐長遠價值的創造;在今天,只有20%市場價值與有型資產相關,投資者也願意看到其餘80%發揮無型價值。

 

價值有型無型可創造

“價值可說是有型和無型的,可在短、中、長期創造出來,它不囿於組織內,也可替其他方創造;重要的是價值的創造是複雜的,由廣泛的元素衍化出來。”

何寶翎也認為,正如聶哈斯尤丁所強調的,不認為分享會削弱自己的競爭力;只要有一個底線,仍有很多投資者所需要的資訊可以分享。(星洲日報/投資致富‧大師對談‧文:張啟華)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01575?tid=8#ixzz3CdkQpQQW  

Discussions
1 person likes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