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國行走在升息分叉路

Tan KW
Publish date: Sun, 14 Sep 2014, 09:59 PM

 

2014-09-14 19:00

  •  

在今年7月升息後,大馬國家銀行即將於9月18日的開會議息中,是否會“再接再厲”,繼續開動升息列車,令大馬成為全球首個利率重返風暴前水平的國家?

 

  • 在今年7月升息後,大馬國家銀行即將於9月18日的開會議息中,是否會“再接再厲”,繼續開動升息列車,令大馬成為全球首個利率重返風暴前水平的國家? (圖:星洲網)

與此同時,美國聯儲局和全球其它主要中央銀行也都在同一時間開會,聯儲局是否會針對升息發表鷹派言論,成為了全球焦點,一旦美國表示有意提早升息,將可能影響各國的升息步伐以及全球資金流向,到時大馬要如何自處?

國行或停舞升息棒
馬幣軟、資金逃
貸款人鬆口氣

自從國行在7月升息後,不少經濟學家認為,“一次就好,再多不行”,普遍預料國行會暫時收手,等待首度升息的效應發酵,觀望到明年才重啟升息周期。

然而,8月中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次季經濟成長高達6.4%,經濟學家大跌眼鏡,紛紛上調經濟預測,並改口認為,國行有望進一步升息,因為不必擔心打擊經濟成長。

正當國行升息預期漸成為市場主流看法之際,最新的國內外經濟情勢,卻已悄悄呈現了另一番不同面貌,國行升息決策,如今又來到新的分叉路。

國內外經濟情勢乍變,令經濟學家受詢時一致認為,國行今年不會再升息!

白文春:9月將不會升息

興業研究經濟學家白文春認為,國內通膨減緩,需求下跌,加上外圍不明朗,國行9月將不會升息。

他表示,國行應該會等到明年首季才有所動作。

豐隆研究經濟學家徐克宇直指,國行9月升息可能性不大。

早前由於第二季經濟成長強勁,所有經濟數據都很樂觀,令市場普遍認為國行將再度升息,不過最近2至3周卻出現了新變化。

他指出,海內外的最新經濟數據不理想,大馬也受同樣的困擾加上本地貸款成長已放緩,通膨壓力消除,國行已沒有必要再度升息“目前時機並不恰當,國行應等到適當的經濟周期,才提高隔夜政策利率(OPR)至3.5%水平。”

9月看來應是不會升息了,那麼下一次在11月的議息呢?徐克宇也同樣認為,國行會按兵不動,不可能升息,因為僅僅相隔1、2個月的時間,經濟不會出現大變動。

“除非大馬再度出現`經濟奇蹟’,成長超過6%,出口又再強勁擴張,國行才可能再度升息,不過這種幾率很低。”

艾芬投行經濟學家陳秋隆表示,在2014年第二季經濟報告中,國行審慎表示,“由於主要經濟體政策調整不明朗,以及地緣政治發展,全球經濟的整體平衡風險保持傾向下滑”,因此他認為國行會保持利率在3.25%水平直至2014年杪。

他相信,國行進一步正常化利率的決策,將胥視最新數據而定,但將專注在扶持經濟成長,因為全球經濟復甦仍保持不穩定。

升息行動熄火4大因素

1.經濟軟趴趴

白文春表示,國外面對不穩定因素,導致大馬7月份出口成長突然大幅放慢,促使國行必須慎重考慮。

徐克宇也指出,最新數據顯示大馬經濟表現不是想像中的強勁,大馬出口減速,而剛出爐的工業生產指數(IPI)也表現疲軟。

7月大馬工業生產指數僅按年增長0.5%,遠遜於市場預期的4.3%。其中製造業指數增長3.1%,礦業指數按年猛挫7.8%,電力指數則按年增長4.9%。

大馬第二季經濟取得出乎意料的標青表現,全賴外圍出口所推動。外國經濟復甦,帶動大馬出口取得雙位數成長,從而令經濟保住超過6%的成長率。如今出口失去動力,料將令下半年經濟成長放緩。

7月份出口只成長0.6%,遠低於市場預測的5.3%。

2.通膨消退

白文春指出,大馬通膨正呈現下跌趨勢,從3.5%回降至3.2%,顯示通膨壓力消散,因此國行不必調升利率來控制通膨。此外,需求也有下降的趨勢。

徐克宇表示,通膨慢慢回調,按月比較也是僅溫和成長。

早前大馬通膨惡化,是由於去年9月至今年1月的政府一系列津貼合理化行動所影響,基本上這未帶動第二輪通膨效應,只要政府未在推出新削減津貼措施,大馬通膨率將逐步回軟至3%以下水平。

3.金融失衡減輕

白文春指出,隨著政府推出多項打房措施和抑制個人貸款,市場需求已有所降溫,若再升息,將可能會打擊內需成長。

“金融失衡的現象依然存在,但正慢慢紓解和改善,再推出新措施也是於事無補。”

徐克宇表示,自從國行7月升息之後,貸款需求已受影響,貸款成長放緩,貸款申請額和申請購買產業的貸款都呈現兩位數跌幅。貸款放緩雖不能完全歸咎於升息行動,但至少反映了升息的效應。

4.外圍因素不明朗

外圍經濟方面,美國經濟仍強穩,但是其它地區卻表現遜色。

徐克宇指出,為何歐洲中行下調利率和展開購買債券行動?原因很簡單,就是由於成長前景不樂觀,面對重大風險。

日本方面,日本在提高消費稅後,至今未看到經濟回升的跡象。市場原本以為只有5和6月的經濟表現受影響,但來到7月份日本經濟仍然疲軟。至於中國也表現不理想。

國行不升息後果如何?

1.馬幣風光不再

白文春指出,國行升息可能性消散,馬幣料會稍微疲軟。

在這之前,由於升息和經濟強勁,馬幣穩健上漲,成為本區域表現最出色的貨幣之一,但如今魅力散消。

徐克宇指出,其實馬幣匯率目前已開始反映不升息的影響。國行7月升息後,帶動馬幣走高,8月中公佈的強勁次季成長率,令市場預見國行9月會再度升息,激勵馬幣走強至3.15的高水平。然而,如今馬幣已輾轉走軟。

受聯儲局升息影響

此外,馬幣走勢也受美國經濟和聯儲局升息的時機所影響。聯儲局若透露有意提早升息訊息,將刺激美元升值,其它貨幣則受負面影響。

大馬研究經濟學家胡瑞玲表示,大部份區域貨幣兌美元匯率近期貶值,因市場猜測美國經濟復甦比預期強勁。9月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7月份消費者信貸成長超越預期,共增長260億美元,相比6月份為增長188億美元。

在聯儲局即將於9月16至17日開會檢討貨幣政策之際,彭博美元現貨指數9月9日攀升至1047.01點的14個月新高水平。

胡瑞玲說,國行即將於9月17日議息,馬幣兌美元匯率於9月9日跌至1美元兌3.1933令吉。由於馬幣仍是有序波動,她預料國行只有有限度地干預外匯市場。

儘管馬幣匯率在8月份大幅升值,但國家銀行整體儲備金只是微幅增加。在8月29日閉市時,馬幣兌美元匯率報3.152,同時國家銀行的外匯儲備達1千320億美元,按月微升0.1%。這顯示了馬幣近幾個月的表現主要受7月份上調利率後的市場力量所推動。

白文春指出,儘管外匯儲備在8月份升高,但馬幣匯率卻止升回跌。

馬幣兌美元匯率7月共升值1.9%,惟在9月1日至8日期間卻下跌0.5%。

美國公佈一系列出色經濟數據,刺激美元買盤,以及令市場預期美國聯儲局可能提早升息。同時,歐洲中行擴大其寬鬆貨幣政策的步伐,歐元應聲潰跌,帶動美元兌各主要貨幣全面走高。全球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分歧,也推動美元持續走強。

在國內市場,7月貿易表現遜預期,出口意外放緩,寫下13個月最低升幅,導致馬幣走軟。而美元升息預期升高,將可能導致馬幣匯率回落至3.25至3.30水平。

“我們認為一旦塵埃落定,馬幣匯率最終可能企穩於3.15令吉價位,主要受國際收支平衡的經常賬項盈余所支撐。”

2.資金撤離

升息期望落空,外資是否會趁機拋售,撤離大馬市場?

經濟學家認為,部份外資可能會外逃,但不致於對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徐克宇認為,自去年中開始,當聯儲局表示將收水時,短期熱錢便已經撤離,“目前短期股票投資組合資金已走得七七八八。”

聯儲局收水和升息已是確知的事情,全球基金都已作出調整和部署。目前留在新興市場的都是採取長遠投資的基金,配合它們的多元化投資組合策略而繼續投注在新興市場,屬於長期投資性質,不會輕易撤離。

衝擊不大

他說,國行升息和馬幣貶值,會帶來一些影響,但衝擊不大。部份資金會外流,但其程度不會像之前聯儲局宣佈收水時嚴重。

星展安聯研究經濟學家瑪諾卡蘭表示,金融市場的外國資金流入,帶動國家銀行國際外匯儲備金在截至8月29日達到1千320億美元,儘管大馬政府債券面對沽售壓力及馬幣在這期間貶值。

在股票投資組合持股方面,8月的最新數據顯示,外國機構投資者轉為淨買家,淨流入共2億令吉(7月份為外流3億令吉)。來自大馬交易所的數據則顯示,8月的外資流入主要集中在最後兩周,共2億6千300萬令吉,8月前兩周則為外流6千740萬令吉。

截至8月杪大馬股市的市值為1.74兆令吉,低於8月中的1.75兆令吉。

截至8月29日,10年期大馬政府債券收益率增加至3.917%(8月15日為3.904%),這顯示了政府債券的賣壓稍微升高。

展望前景,瑪諾卡蘭預料外國股票投資組合在接下來月份將繼續流入。

由於今年上半年大馬經濟表現強勁,瑪諾卡蘭最近將全年經濟成長率從5.5%上調至5.8%,保持2014年杪儲備金達1千340億美元的預測目標。

聯昌研究經濟學家吳美玲表示,外匯儲備在8月錄得2億美元增幅,顯示資金重新流入大馬,相比7月的儲備金為減少1億美元。

由於經常賬項處於舒適水平,以及外資逐步重返本區域股票和債券市場,帶動大馬儲備金於8月杪企穩。

海外投資者在8月份淨買入1億令吉大馬股票,7月份為淨賣出3億令吉,符合國際金融機構(IIF)預測的8月份共有82億美元流入新興市場。

在債券市場,外國人持有的大馬政府債券在7月杪增至2千572億令吉(6月杪為2千482億令吉),和國際金融機構預測的7月份190億美元流入新興市場債券的趨勢相符。

7月份外國持有的政府債券比重升至31.7%(6月份為30.7%),外資持有的大馬政府證券(MGS)微升至48.4%的14個月高峰。8月份的債券購買活動將可能進一步增加,因為國際金融機構估計共有11億美元流入新債券市場。

資金流入帶動馬幣走強,從年初至9月5月,馬幣兌美元匯率共升值2.9%至3.18。

3.貸款者鬆一口氣

國行升息將直接衝擊企業和個人的還款能力和貸款意願。目前,國內家債半數為住宅產業貸款,由於住宅貸款利率多採用浮動利率,國行任何的調息動作都將加深借貸者的財政壓力。

根據國行在8月杪公佈的7月份銀行體系統計報告,家庭負債按年放緩至11.1%(6月為成長11.5%),而家庭存款提昇6.4%(6月份為增5.9%),家庭貸款和存款差距收窄,相信是拜國行7月升息所賜。

儘管產業貸款強勁成長13.5%(6月為13.6%),但是貸款申請大幅萎缩17.5%(6月增0.3%),顯示了升息已影響購屋貸款活動,購屋者暫時止步。

商業貸款成長也放緩至6.8%(6月為7.2%),因受更高的利息付款影響。

如今升息疑慮一掃而空,高負債人士將放下心頭大石,同時貸款成長在7月份減半至5.7%之後(6月份10.5%),接下來將可能重新回揚,而金融機構也將重現歡顏。

若升息打擊產業需求

無論如何,若國行“爆冷門”意外升息,則將有望帶動馬幣匯率重振雄風,外資回流也將刺激股市上漲。

然而,背負高貸款的家庭和個人則難免會受到重擊,房屋可負擔能力下降,中高檔產業需求將進一步放緩。

一旦升息超過50基點,料負面打擊產業需求,導致更多潛在買家維持觀望態度、貸款能力受影響,負擔能力走弱至10年高點,而現有房屋貸款者將明顯感受到房貸額增漲的壓力,發展商成本上揚也將加劇負擔能力的問題。

國行在今年最後兩次貨幣政策會議,分別落在今年9月17至18日和11月5至6日。

總結:

國行的貨幣政策是要扶持經濟成長,同時抑制通膨,必須兩者兼顧,從中達到巧妙的平衡。一旦過度升息,經濟傷害將更大,因此目前最好的政策就是按兵不動。

尤其是明年4月份將推行消費稅(GST),到時將對通膨和整體經濟帶來重大影響。而國行關注的不是即時的通膨效應,而是第二輪通膨衝擊,因各行各業以消費稅為藉口而漲價。因此國行很可能詳細評估消費稅對通膨、內需和經濟成長的打擊之後,才謀定而後動,決定是否再升息。

另一方面,如果美國決定提早結束量寬行動和升息比預期早,其實也意味著美國展望良好,經濟已走出沼淖,到時各國包括大馬,對美國的出口將隨之增長。

因此,美國升息的衝擊並不是單一走向,到時資金未必都會撤離新興市場由於新興市場將可從美國經濟復甦中受惠,長遠而言將繼續吸引到外資流入。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焦點策劃‧報道:李勇堅)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01936?tid=8#ixzz3DIYvShw9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