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全球未爆彈‧大馬“經”得起?

Tan KW
Publish date: Sun, 23 Nov 2014, 07:58 PM

 

2014-11-23 19:00

  •  

“末日博士”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Nouriel Roubini)稱,全球經濟就像是一架噴氣式客機,需要所有引擎都能正常運轉才能衝破雲霄。不幸的是,這架飛機的4個引擎中只有一個盎格魯文化圈(美國及其近親英國)能夠正常運轉,歐元區、日本和新興市場其餘3個引擎都失靈了。

 

  • 大馬第三季GDP增長5.6%,雖仍比泰國、印尼、新加坡等區域經濟體來得強勁,但卻似乎開始透露出經濟踩煞車,回歸平凡的跡象。(圖:法新社)

全球經濟能否依靠單引擎維持,或是維持多久,都叫人擔心,這對以出口為重的大馬經濟衝擊將有多大,值得深入探討。

 

全球經濟單引擎時代
大馬還能飛多遠?

經過2014年上半年瘋狂表現,大馬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6%,雖仍比泰國、印尼、新加坡等區域經濟體來得強勁,但卻似乎開始透露出經濟踩煞車,回歸平凡的跡象。

 

經濟成長踩煞車

其實,大馬經濟第三季放緩早在市場預期中,但全球經濟局勢的快速變化,卻叫人措手不及,其中經濟學家認為,日本出人意料地6年內4度陷入衰退,這股下行趨勢對全球其他國家暗含痛苦的影響。

肯納格研究說,全球經濟走向在今年中開始不明朗,其中歐元區憑藉歐洲中行減息和推出量化寬鬆(QE)政策屢屢成為國際頭條。

在歐洲中行努力下,歐元區成功擺脫衰退,第三季GDP錄得0.8%增長,按季則增長0.2%,表現超越前期的0.1%,但高達11.5%的失業率,以及低見0.4%的通膨率,更是徘徊在通縮邊緣,顯示問題還遠遠未獲解決。

在亞洲方面,日本中行出人意表地加大量寬力度,同時下砍經濟增長和通膨目標,但因第三季經濟意外衰退1.6%,導致首相安倍晉三宣佈延遲上調銷售稅18個月,並同時解散國會,這對原本已憂喜參半的全球景氣來說,無疑佈下更多風險與不確定性。

經濟學家認為,日本“安倍經濟學”

本該為歐洲等其他陷入混亂的經濟體帶來指引,然而這卻未能為日本帶來有意義的復甦,反而導致情況雪上加霜,歐洲現在必須決定是否效仿日本向經濟注入更多的資金。

更糟糕的是,歐洲和日本未能提振全球經濟增長,且兩經濟體自身狀況似在惡化,而幫助全球擺脫金融危機的新興市場亦顯疲態,俄羅斯和巴西出現衰退,中國的增長步伐放慢,都令大馬的出口前景變得更加黯淡。

經濟學家認為,儘管美國經濟表現相對良好,第三季GDP增長3.5%超越預期,但卻也釋放出佔美國經濟活動三分之二比重的商業投資和消費者開銷放緩跡象。

“因此,單靠美國經濟拉抬是不足夠的,全球經濟走軟情況便有可能波及美國。”

數據顯示,中國連續5年成為大馬最大貿易夥伴國,佔總貿易比重的14.8%,新加坡以13.2%緊追在後、日本和歐元區比重則為9.9%,美國則以8%排名第五,在前5大貿易夥伴多陷困的情況下,大馬未來貿易表現恐不會好看。

原產品跌價衝擊大

數據顯示,大馬2013年出口佔GDP達到74.4%,但興業研究指出,大馬第三季實際出口增長已放緩至2.8%,比第二季的年增長8.8%顯著放緩,其中除全球經濟復甦疲弱外,原產品價格下跌也是主因之一。

 

油價跌
明年成長恐侵蝕0.8%

大宗商品價格下滑是衡量經濟走勢的一大重要指標。原油價格自今年6月高位已經下跌24%,瑞信(Credit Suisse)經濟學家預測,油價跌勢可能對大馬明年經濟成長帶來0.8%的侵蝕效果。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依靠石油、棕油和橡膠等原產品出口的大馬,不像其他區域原產品進口國般可從原產品跌勢中受惠,這情況導致大馬成為上月唯一一個面對資金外流的亞洲新興經濟體。

“受內外需改善的大馬,是亞洲表現最佳的經濟體之一,惟油價下滑卻改變人們對大馬經濟的看法,上週五公佈的疲弱經濟數據,也應證了投資者對經濟和馬幣的憂慮。”

最新數據顯示,大馬經常賬盈餘因出口疲弱而在第三季猛跌53%,經濟成長寫下5.6%雖符合預期,但卻明顯低於上季寫下的6.5%。

巴黎銀行投資夥伴固定收入主管指出,在油價高企時,大馬經濟深受其惠,惟情況如今已朝相反方向前進,並坦言已經降低大馬債券曝光部位。

 

拖累私人消費

瑞信經濟學家提到,疲弱原產品價格將對大馬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帶來打擊,尤其在鄉村地區,進而拖累整體私人消費。

“低迷出口表現也將傷害政府石油收入,迫使削減公共開銷,預計油價跌勢或導致大馬經濟成長在2015年減少0.8%;有鑑於此,許多原本預期國家銀行(BNM)將在年初升息的經濟學家,如今均相信國行會將升息時機挪後至下半年。”

油價每跌10%
可省0.5%燃油津貼

雖然油價下跌恐影響政府稅收,但經濟學家相信油價下跌將減緩政府的津貼負擔,同時為政府改革現有燃油津貼機制帶來更多空間。

當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預計油價每下跌10%將為政府帶來佔GDP0.5%的燃油津貼節省。

大馬研究說,若國際原油價格平均處於每桶84.80美元水平,政府將無需為目前每公升2令吉30仙的RON95汽油承擔任何津貼。

瑞信指出,若油價長期企於每桶80至83美元水平,相信政府在無需對燃油津貼進一步改革下,即可在2015年全面剔除汽油與柴油津貼。

“隨著國際油價在過去數週顯著下跌,國際和國內津貼汽油價價差已顯著收窄,因此若政府將津貼燃油受惠者侷限於低收入家庭,這將對通膨帶來些微的影響。”

政府在2015年財政預算案,以布蘭特原油(Brent)每桶100美元平均價為準,為燃油津貼撥出377億令吉預算。

聯昌研究認為,國際油價下跌對大馬經濟料不全然是壞事,若全球需求獲得高可支配收入提振,有望轉向高出口需求。

國油股息收入仍穩定

該證券行補充,雖然政府石油收入恐受到油價下跌影響,但相信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雖擬對上繳政府的股息提出30%淨利上限,可實際淨利派息率仍高達41%,股息收入仍相對穩定。

“隨著消費稅上路將多元化政府營收基礎,將抵銷石油收入減少衝擊,加上燃油津貼減少都將減少財赤壓力,並不預見明年財赤3%目標將面對任何風險。”

短期新利好缺席
外資對馬股暫作壁上觀

由於擔心原產品跌勢將打擊大馬經濟展望和政府收入,外資上月合計從大馬債券和股票市場撤走25億美元(約80億令吉)資金,導致馬幣跌至4年低點。

分析員認為,大馬短期內缺乏新催化利好,使外資對馬股暫作壁上觀,前週在馬股淨賣出2千730萬令吉股票,本地投資機構也是淨賣家,惟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散戶竟逆流而上,連續第二週成為淨買家,短期投機意味濃厚。

MIDF研究認為,前週外資市場參與率跌至27週新低,至每日平均僅交易7億2千500萬令吉低水平,惟預料外資今年內脫售馬股活動已進入尾聲。

目前,馬股市場擔心原油價格下跌對大馬衝擊,因大馬政府相當依靠石油相關收入,以及2015年開始實施消費稅隱憂等利空。

 

對馬股投資與亞股背道而馳

布蘭特原油價格近期跌破每桶80美元水平,創下2010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這使美國股市持續揚升,區域主要股市良好吸納油價因素,惟馬股則是略為下跌,外資頗有暫時退場的跡象。而上週台灣股市則是最大贏家,成為外資流入最多的市場。

過去兩週,外資對馬股投資活動與增持其餘亞股背道而馳,使原本預期外資在10月杪後回流的期望落空。截至今年上週五為止,外資在馬股總共脫售37億5千萬令吉的股票,比較2013年則是淨買入30億令吉的馬股股票。

前週本地投資機構也減持馬股持股,總共淨賣出5千100萬令吉股票,市場參與率也轉弱至21億令吉水平。

散戶投資策略則令市場感到意外,即他們在過去兩週成為淨買家;前週他們總共淨買進7千800萬令吉的股票。不過,市場參與率也隨著萎縮至7億8千900萬令吉,這顯示他們進行投機買進,特別是有持票能力的散戶,使中小資本股價格波動劇烈。

截至本月14日為止,馬股綜指及富時大馬70股項指數,分別下跌2.2%及3.5%,而富時大馬小資本股指數則重挫5%,目前為止尚末顯露任何劣勢扭轉跡象,它可能是馬股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表現最差的11月份走勢。

全年成長仍維持5.8%

整體來看,安聯星展研究認為,雖然大馬第三季GDP表現有所滑落,但整體表現仍符預期,預見第四季經濟增速將有所減速,因大馬經濟研究院(MIER)消費者信心指數等指標已顯示出消費者開始呈現緩勢。

但達證券仍維持全年GDP目標在5.8%不變,主要是出口雖有望從全球經濟復甦中受惠,但恐面對全球經濟增長趨緩和不勻,以及高比較基礎和低原產品價等下行風險。

“國內方面,消費者開銷料因升息和削減津貼壓力而趨疲,但相信這將獲私人投資活動熱絡相抵,因此我們預見內需將持續成為經濟增長主力。”

馬銀行研究相信,在大馬投資發展機構(MIDA)批准投資等正面私人投資指標扶持下,投資活動將持續扮演關鍵增長角色。

“隨著第十大馬計劃(10MP)步入尾聲,2015年財政預算案發展開銷增長15%,有望拉動公共投資,而大型基礎設施和投資工程加速落實也有望進一步提振國內投資活動。”

 

明年經濟下行風險增大

展望2015年,肯納格研究認為,美國、歐元區、中國和日本等主要國家增長前景不明朗,意味著2015年經濟下行風險增大,但長期來看,在振興措施到位下,發達經濟體表現料日趨轉好。

“若美國經濟維持現有增長軌跡,而失業率也持續改善,聯儲局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升息,料導致資金從新興市場撤離,但長期資金將傾向留在大馬,以享有更好的利率價差,以及高增長潛能,有望鼓勵更多的外國直接投資(FDI)。”

但該證券行認為,基於消費稅(GST)上路影響不明,明年經濟增長料減速至5.1%。

全年經常賬預測
上調至525億

經常賬方面,聯昌研究以前9個月數據為準估計,2014年經常賬盈餘將超過他們預測的438億令吉,或佔GDP的4.1%,因此他們決定調整全年預測至525億令吉或4.9%。

“至於明年,我們預測在出口復甦溫和、投資進口強勁下,經常賬盈餘將進一步收窄至480億令吉,或佔GDP的4.1%。”

該行認為,油價下跌,可以加強貿易盈餘和經常賬盈餘,因為大馬今年首9個月由石油淨出口國轉為淨進口國,因為消費和加工需求增加,此外,油價下跌也可能提振亞洲進口需求。

興業研究說,雖然預期第四季出口成長減緩,但進口也可能跟著走軟,兩相抵銷下,對外賬戶反而有望改善。

 

馬幣年底預測下修至3.30

“有鑑於此,我們估計國際收支的經常賬盈餘將提高到580億令吉,佔2014年國民總收入(GNI)的5.8%,比較2013年分別是399億令吉或4.2%。”

該行指出,經常賬盈利增加,有助於加強外匯儲備,進而協助馬幣走穩,減輕資金流出的短期衝擊。

肯納格研究表示,馬幣固然擁有穩定的經常賬盈餘、低外債、減津措施、發展工程如期展開等優勢,但全球經濟欠穩促使資金轉投美元等避險貨幣,拖累馬幣走軟,因此他們決定下修馬幣年底預測,從3.21跌至3.30。

結語:

總體來看,全球經濟單引擎時代到來,加上國內消費稅上路將為明年大馬經濟帶來更大的考驗,但是金融風暴來了又去,經濟走向忽高忽低已開始變成常態,因此只要監管者在最壞的時候繼續做對的事,努力兌現經濟,抑或財政改革承諾,壞事說不定會轉變為好事。(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焦點策劃‧文:洪建文)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05949?tid=8#ixzz3JtN00Zkt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