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斯里阿茲曼哈欣出生於1939年,在13個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三,有四分之一的日本血統(源自父親的母親),父母皆為公務員,父親為中央電力局(CEB)職員,母親為教師,雖然是雙薪家庭,經濟狀況僅夠溫飽,童年時期,全家人住在母親的教師宿舍,空間有限,他及所有兄弟姐妹被迫睡廳。
因從小在12個兄弟姐妹良性競爭環境中成長,他在小學時期已展現應對競爭及挑戰的能力,當時住在文良港的他,獨自騎腳車到冼都(Sentul)衛理男校上學,即使跳級升學,也無懼於其他年長同學的挑釁及欺負,成功以遊戲及打架贏得他們的尊重。
擁名車願望激起崇高志向
他人生中的第一個願望,是擁有一輛美國名車,這是6、7歲時,他在街上看到大亨劉蝶座車後所激起崇高志向,促使他不斷的朝目標前進,從騎腳車的小孩,演變成可駕馭龐大“駱駝”金融企業的大馬富豪。
雖然50歲那年開跑車發生嚴重車禍,即使躺在病床上,他依然分秒必爭地處理銀行業務及練習卡拉OK,甚至在短期內坐輪椅上班。
15歲完成高校課程後,他在校長鼓勵下成功申請獎學金,在毫無概念的狀態下飛往澳洲柏斯就讀會計課程,意外成就這位銀行企業家的誕生。
當時,澳洲求學生涯對剛滿16歲、不曾出國的他帶來巨大文化衝擊及挑戰,包括首次搭飛機的無所適從、無法適應當地寒冷氣候、與陌生的老外同學、室友相處及東西方人體型的差別等。
然而,當中最大收獲是讓從小在殖民為主環境中成長的他,打破膚色、階級分明的刻板印象,促成往後奉行平等主義、唯才是用的待人處事作風。
這可從他留學回馬後,突破階級之分與第一任國家元首孫女談戀愛的大膽舉動中窺探一二。
創設會計公司
投身商界踏腳石
21歲前成為特許會計師及通過所有澳洲特許秘書考試,不過畢業回馬後,他因父親守舊觀念,不得不順其意投身安穩的公共領域,在國行工作4年後,決定創設會計公司——Azman & Co,過後才進入私人領域擔岡銀行要職。
如果說國行的工作是磨練,那麼會計公司就是他投身商業領域的踏腳石,當中所吸取的會計經驗及金融知識,驅使他能夠更順利的踏上銀行企業家之途。
這家公司一開始只有3名職員,即兼任秘書及打字員的太太端姑阿麗莎瑪慕、辦公室勤雜工(Office boy)及事務總管各一名,之後再加入2名華巫裔合夥人,形成Azman,Wong,Salleh & Co,並在8年內發展為擁有200個職員及信譽良好的會計行。
這時候,擁名車的夢想已無法滿足他,在金融及商業領域打滾多年後,他更想成為擁有銀行的企業家,當時這個念頭被人們嘲笑,認為他不切實際,因在那個時代,馬來人持有銀行簡直是天方夜譚的事。
入馬銀行奠定事業基礎
終於,這個願望在1966年浮現曙光,當時國行委派他以非執行董事身份進入發生問題的馬銀行,為了學習及進軍嚮往的銀行業,他自願減薪,進入華裔主導的銀行業。
馬銀行由丹斯里邱德拔創辦,前鋒隊員包括他的年輕學徒——大眾銀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組)創辦人丹斯里鄭鴻標。當時馬銀行正迅速拓展大馬銀行業務,這剛好讓阿茲曼哈欣得以從中瞭解金融市場運作,奠定往後事業基礎。
在這10年裡,他也同時兼任馬銀行子公司――廣益銀行執行主席,期間除了打拼事業,亦活躍於政黨,為巫統老黨員,從澳洲畢業回國後就加入該黨,曾擔任甘榜峇魯(Kampung Baru)及吉隆坡分部的青年團長,後來又成為雪蘭莪巫統秘書,如今依然是黨選時期的審查員。
1982年,他自立門戶,收購上市公司太平紡織公司(Taiping Textiles Berhad)作為進軍商業領域的工具,並多元化至產業、餐廳及酒店業務,雖然收購廣益銀行失敗,卻為他開啟了另一扇門,名正言順地成為銀行掌舵人。
阿茲曼哈欣於1982年收購第一家銀行,這是一間擁有200名職員的商業銀行,不過他並不滿足於此,執行一系列拓展活動後,他再出手收購金融、保險、證券行及一間商業銀行,在10多年時間裡擴展為完整的金融集團,員工人數達到1萬2千人。
他的企業王國,最令大馬人印象深刻的是大馬銀行(AMBANK,1015,主板金融組)吉祥物――駱駝,這種沙漠動物與銀行的結合,還需追溯回他收購的第一間銀行――阿拉伯大馬發展銀行(AMDB),中東國家最早在大馬的投資臂膀。
1994年從美國銀行(亞洲)手中購得大馬區亞太證券銀行(Security Pacific Asian Bank)後,他終於完整拼湊理想企業的最後一塊拼圖,進階成為全面性金融集團,下一個發展階段是向區域擴張,業績於1995年達到巔峰,旗下證券業務也於1997年拓展至香港。
金融風暴席捲
2年內轉虧為盈
然而就在阿茲曼哈欣意滿志得,事業如日中天之際,1997年突如其來的亞洲金融風暴,從泰國蔓延至整個區域,導致許多大馬企業破產,銀行業嚴重受創,他也因商業銀行企業貸款拖累,企業王國差點倒地不起。
大馬銀行前任董事經理謝德光(事業左右手之一)指出,丹斯里阿茲曼哈欣在亞洲金融風暴的應對模式是維持冷靜樂觀態度,全面接受事實及擔起責任,並相信員工會與他一起渡過這個難關。
“他不因壞賬責怪銀行經理,反而以積極態度尋求國家資產基金(Danamodal)協助,然後在1年內迅速償還,過程中不但不裁員,還繼續派發年終花紅,因他知道這筆錢對員工的重要性,而這一年的虧損(1998年),是他人生的最低潮期。”
最終,在他、員工及忠實顧客的努力及守護之下,於1999年成為大馬首家轉虧為盈的銀行,不過又在政府著手重組國內金融結構時,差點面臨被併購的危機。
當時政府原本只讓6家主導銀行(Anchor Bank)領導進行重整,大馬銀行並未入圍,阿茲曼哈欣不甘於經營多年的心血被併吞,決定親自拜訪前任首相敦馬哈迪,並選在敦馬於布城回教堂週五禱告會後解釋他的處境,成功為自己爭取到一席之位,晉身為10家主導銀行的其中一員。
這次的危機宛如當頭棒喝,讓他及公司管理層上了寶貴的一課,亦為大馬銀行帶來重大轉折,除了進行重組、簡化業務運作及強化流程外,他更視危機管理為優先,經營方面變得更加謹慎,以向外界證明該銀行有能力迎向未知的挑戰。
銀行業整合時期,大馬銀行吸納了Arbar金融及馬婆金融,改名為Am Bank集團,吉祥物依然維持不變,繼續由他喜愛的駱駝代言,因金融風暴而中斷的企業改革計劃也重新驅動,逐步走向全球化及開發伊斯蘭金融。
徵才不看膚色
阿茲曼哈欣徵才注重工作效績及能力,不以種族為標準,就如我國強調的多元種族政策一樣,工作團隊由各族員工組成,雖然身家過億,又是個工作狂,私底下的他依然是那個講話輕聲細語、生活習慣未變、低調內斂的企業家。
他在書中自嘲道,多年以來穿T恤涼鞋逛街都沒人認出,最擔心出書後情況有變,再也無法維持“低調”生活。
與皇族孫女閃電結婚
儘管如此,阿茲曼哈欣勇於突破階級觀念,在短短幾個月內迎娶森美蘭皇族孫女的創舉也為人津津樂道,但這份勇氣不是必然,如果沒有澳洲留學的體驗,他未必有此膽量,挑戰如此懸殊的身份背景。
當年從澳洲畢業回國後,因忙碌而單身2年半的他,曾一度要求母親幫忙尋找妻子人選被拒,她比較希望兒子能夠自己發掘,但這談何容易,因在那個傳統年代,男生要在外面認識女生的幾率是非常渺茫的。
直到1962年12月31日,他在雪蘭莪俱樂部新年前夕的晚宴上,經端姑米詹(現任夫人兄長)介紹,認識了年輕他5歲的端姑阿麗莎瑪慕,即對她一見鍾情,並在他旋風式的追求下,於隔年3月16日結婚,速度及效率和他的處世作風一樣驚人。
令人意外的是,這對璧人的結合獲得許多皇族成員的祝福,包括媒人端姑米詹、第一任國家元首後及在1967出任森州大臣的端姑嘉華。
婚後他們育有2男3女,無論有多忙,熱愛家庭生活的阿茲曼哈欣總會預留時間給家人,他喜歡極速運動及攝影、不愛夜生活,最愛留在家裡品嘗香辣家鄉美食,如江魚仔、馬來滷面(mee rebus)、參巴辣椒醬(sambal tumis),一家人最愛日本餐。
至今,他會儘量安排每週一次家庭聚餐,每年1至2次的家庭旅遊,特別鍾愛大馬景點,僅會在孩子要求下出國旅遊。相對的,孩子也會陪他玩水上運動,如水上摩哆車及潛水,不過,目前他已較少進行這些運動。
夫妻熱愛唱歌出唱片
夫妻倆最大愛好是唱歌,是業內著名的“歌唱夫妻檔”,原本唱歌只是一項休閒愛好,但是在他認真看待之下,從不鬆懈,經常與夫人一起切磋歌藝、練習歌唱技巧,從一開始的不敢公開表演,到後來成為集團活動的重要演唱人,夫妻倆甚至還出過唱片。
這種表演天賦或許源自母輩(表妹為Sheila Majid),從他身上遺傳給下一代,女兒莎茲麗娜(Shazrina)從8歲開始學唱歌,於2010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身兼模特兒、主持人等多樣化表演模式,目前是馬來時尚娛樂界流行天后。
成功不靠強人朋友敦馬
除了家庭,阿茲曼哈欣還有一個私交甚篤的強人朋友——敦馬哈迪。
2人的關係從後者執政開始交集,敦馬於1981年起成為我國第四任首相,阿茲曼哈欣則在1982年收購銀行,銀行的早期發展、拓展及成功正好反映了馬哈迪年代的治國特色,讓惺惺相惜的2人越走越近。
這層從馬背上架起的友誼橋樑,從大馬延伸至阿根廷及迪拜的馬場,至今2人偶爾還會相約晨跑,不過,這段非比尋常的交情經常引發外界過度揣測,如他可能享有特權及靠關係成為10大主導銀行之一。
敦馬在他的自傳裡憶述道,阿茲曼哈欣是新經濟政策(NEP)前期的稀有型商人——不依賴政府資助、憑一己之力白手起家,且不任人唯親、不靠關係受益,執照及合約都是以市價從公開市場贏取。
“他經常以商業協會領導人身份伴隨我出席海外活動,擔任顧問角色設定各種機構及現代化設施,印象最深刻的是和他一起前往南美洲智利的旅程。”(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紅人館‧文:郭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