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可說是個“成也外資、敗也外資”的市場。
-
在2008年杪美國聯儲局開始推出第一輪的量化寬鬆以來,大量的游資開始湧入包括大馬在內的新興東盟市場,令大馬資產價格節節走高,馬股寫下長達5年的牛市之餘,大馬房市也急速攀高。(圖:星洲網)
在2008年杪美國聯儲局(Fed)開始推出第一輪的量化寬鬆(QE)以來,大量的游資開始湧入包括大馬在內的新興東盟市場,令大馬資產價格節節走高,馬股寫下長達5年的牛市之餘,大馬房市也急速攀高。
然而,美國經濟目前踏入復甦步伐,距離2006年以來的首次升息似乎已越來越近,外資也因而陸續重返回酬潛能更高的美國。與此同時,大馬宏觀經濟下行風險逐個浮現,也加劇了資金撤離的步伐,大馬股市與債市都受到了顯著的拖累。
但是,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事實是,全球市場如今所面對的,是一個不一致的貨幣政策環境:在美國正醞釀著升息的同時,歐元區與日本卻在另一邊廂,積極地放寬各自的貨幣政策。
對此,相信投資者最關心的課題,是歐洲中行(ECB)與日本中行(BOJ)量化寬鬆所引發的游資,會否如聯儲局量化寬鬆所引發的游資般流入大馬市場,以延續大馬資產的牛市表現呢?
國際游資向錢走
大馬吸金魅力減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催生了美國聯儲局一連三輪的量化寬鬆政策。這些史無前例的寬鬆貨幣政策,在接近6年時間內釋放了約4兆美元的資金進入市場。
這筆由聯儲局創造出來的遊資,在這段時間內流竄於具備強大成長潛能的新興經濟體。包括大馬在內,新興市場普遍的資產價格都因此而被推高。
以馬股為例,富時大馬綜指從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爆發後的881.63點低水平,一路漲至2014年7月寫下的1892.65點歷史新高,6年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達到12.3%。對於這一漲潮,游資可謂功不可沒。
根據MIDF研究指出,在2010年至2013年之間,馬股共迎接了約108億美元的資金流入然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在聯儲局於2014年初展開縮減買債規模後,外資開始了其出走之旅。據MIDF的報告透露,外資在2014年全年淨賣了近88億美元的馬股,是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最嚴重的一年。馬股也在這一年遭遇重挫,全年大跌5.66%,蒸發了510億令吉的市值。
大馬債市為另一受害者
除了股市以外,大馬債市也是游資撤離的另一受害者。由於國際原油價格狂瀉引起市場對大馬財政狀況的擔憂,大馬債券也在去年下半年被外資拋售。根據國家銀行的資料顯示,外資在8月至11月間共淨賣了207億令吉的大馬債券,其中大馬政府債券被拋售87億令吉。
多少游資流入大馬?
回顧過去數個月,全球市場被多項不確定因素所籠罩,包括歐洲中行的量化寬鬆決策、希臘大選引發的脫歐及債務違約風險、美聯儲局的升息時機等。
如今,上述多項不確定因素已逐步塵埃落定。當中,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會在今年下半年展開升息舉動,而歐洲中行也在1月22日正式公佈了傳言已久的歐式量化寬鬆。
在去年12月遭遇了5年來首次的通縮,並被世界銀行警告或陷入長期經濟停滯或通縮的風險後,歐洲中行宣佈從來臨3月份開始,展開每個月600億歐元(684億美元)的買債行動,持續到2016年9月,總規模接近1.14兆歐元(1.29兆美元)。
此外,在去年10月31日,日本中行也在市場預期之外宣佈擴大量化寬鬆規模,把每年的貨幣寬鬆政策目標從最多70兆日圓擴大至80兆日圓(7240億美元)。
就在美國升息在即的同時,卻有一筆又一筆龐大的遊資,從世界另兩大經濟體中湧出。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游資中,又有多少會流入大馬呢?
歐日游資不會大量流入大馬
《投資致富》在諮詢了數名市場專家的看法後,總結出了一個答案:來自歐元區與日本的游資不會大量流入大馬市場,至少不會像聯儲局祭出量化寬鬆時般旺盛。
“相對而言,我們難以想像歐洲中行的量化寬鬆,會對新興市場包括大馬在內的資產,帶來接近聯儲局量化寬鬆般的正面影響。”華僑銀行全球市場研究經濟學家黃敬庭說道。
他坦言,最明顯的一項差別,便是歐洲中行每月注入的600億歐元,比聯儲局高峰時期每月注入的850億美元,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與此同時,黃敬庭指稱當前的市場心態也明顯較6年前有所不同。在聯儲局祭出量化寬鬆的時候,美元匯率走貶,促使馬幣等亞洲貨幣相對走高。在此情況下,當時的全球通膨上揚大環境以及亞洲各中行傾向緊縮的立場,都貢獻了亞洲資產的高收益走勢,因此自然吸引游資流向此處。
“但是,回到現在,聯儲局正處於緊縮的關頭,強勢美元是目前市場的關鍵主題。如此一來,就算歐洲中行推出量化寬鬆,亞洲貨幣卻還是因強勢美元而走貶。”
除此之外,黃敬庭表示原油價格暴跌也引發了通縮的風險,亞洲各中行都因而傾向寬鬆的立場。“因此,資產收益率方面缺乏吸引力,限制了最終流入亞洲市場的資金流量,包括大馬也是如此。”
面臨潛在雙赤字風險
資深基金經理顏敏樹也認同大馬難吸引歐元區與日本的游資,認為大馬目前的宏觀大環境不佳,尤其是面臨著潛在的雙赤字風險。
“國際信貸評級機構也已經發出警告,稱一旦大馬的經常賬戶陷入赤字,則將下調我國的主權信貸評級。”他補充道。
相較於大馬,顏敏樹相信歐美股債市將更有可能是歐元區與日本游資的目的地。他舉例,在日本中行宣佈擴大量化寬鬆規模後,大馬在過去3個月時間內依舊繼續陷於資金外流的困境,得靠本地基金不斷地扶盤,反觀歐洲股市卻節節揚升,特別是德國股市更是屢創新高。
同樣的,當歐洲中行在22日宣佈量化寬鬆後,歐洲股市隨後再次收高,德國股市更是狂飆至10798點歷史高點。由此可見,上述兩項刺激政策的潛在受惠方依然是歐洲市場為主。
就算有意投資東盟市場,顏敏樹認為外資也會傾向於其它的東盟市場而非大馬,因大馬始終屬於原油價格下跌的輸家,馬幣走勢也非常疲弱。
大馬債券仍有吸引力
不過,從另一角度來看,輝立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員洪國興表示游資的特質還是會流向高利率回酬的資產,因此收益率較歐洲債券來得高的大馬債券,依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吸引力。
無論如何,洪國興直言歐洲與日本的基金相對而言還是較為保守,所以可能不會直接投資在風險較高的大馬。他預測更大的可能出現的情形,是游資大部份先流入美國,再由風險胃口較大的美國基金投資在大馬市場。
如此一來,最終流入大馬市場的游資數額,在經過幾手的流轉後,或許還是屬於有限,不會如美聯儲局推量化寬鬆時期般顯著。
大馬資產價
難攀另一高峰
無論如何,考慮到大馬在過去12個月持續面對資金流出的窘境,因此就算最終有顯著數額的歐洲與日本游資流入大馬市場,料也只能彌補過去所流失的資金而已,難將大馬的資產價格推向另一個高點。
新游資流入
難抵銷過去半年資金外流
安聯星展研究經濟學家瑪諾卡蘭以大馬債市為例,表示大馬政府債券於過去的12月和1月仍出現外資拋售的跡象,因此就算新的游資流入也不足以抵銷過去半年來的資金外流。
儘管如此,大馬也並非陷於極為不樂觀的泥沼中。瀚亞投資大馬首席投資員曾繁輝便提醒道,一旦籠罩大馬的宏觀經濟風險消退,大馬市場將會迎來轉折點。
油價為最關鍵風險因素
而決定這一切風險的最關鍵因素,還是落在原油價格。
正如顏敏樹所言般,目前外資對大馬主要的憂慮,如經常賬戶陷赤字、財政赤字擴大、外匯儲備金萎縮等,歸根到底的元兇還是在於原油價格的低迷走勢。
“有鑑於此,一切還是得視油價的走勢。假設油價成功回彈,大馬依然有機會迎來更多的資金流入。”
在多項國際課題的結合下,國際原油價格自去年9月初開始展開下探之旅,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接連跌破每桶100美元、80美元以及50美元的關口。
截至上週五(30日)下午5時為止,原油價格仍處於每桶50美元價位下方,西得州中級原油(WTI)和布蘭特原油(Brent)分別報每桶44.74美元以及49.09美元。
政府在前兩週公佈的修正預算案中,把石油估價下修至每桶55美元。以此計算,政府收入料減少138億令吉。
然而,原油價格是否會在中短期內回彈呢?
“油價預計將會回升,尤其是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對衝合約將紛紛在今年杪到期,屆時產量將跟著減低。”
黃敬庭日前在出席經濟展望匯報會時曾向媒體作出此預測,惟基於全球經濟前景仍不明朗,不看好油價會在今年內重返過去的3位數價位。
股債房
魅力比一比
債市
暫無吸資魅力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歐洲中行與日本中行量化寬鬆所創造的游資流入大馬,債市將會是主要的目的地。
曾繁輝指出,資金流入的資產類別還是取決於其投資目的,若是為了進行套息交易,一般上資金將會被停放在公債等低風險的資產中。
無論如何,在目前的原油價格與大宗商品價格偏低的環境下,大馬政府正面臨著雙赤字的風險,因此大馬政府債券目前不具備吸引力來迎接甚至留住資金。
日本基金較保守
顏敏樹也強調,日本基金的風險偏好較為保守,所以就算10年期大馬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如今已漲至約4.1%,遠高於10年期美國公債的1.8%收益率,但偏高的風險還是會讓日本游資望而卻步。
股市
馬股估值處合理水平
在聯儲局推行量化寬鬆時期,馬股成為了大馬各資產類別中最大的贏家之一,惟歐洲中行與日本中行的量化寬鬆料難複製此盛況。
馬股的波幅比區域股市來得低,傳統上是市場的避險目的地之一,符合歐洲與日本基金較保守的風險胃口,而且在經歷了去年下旬的一輪回調後,曾繁輝指稱馬股的估值相對於長期平均值正處於合理的水平。
雖然如此,曾繁輝直言市場與經濟前景方面卻存在著許多潛在的挑戰,除了低油價所引發的宏觀經濟風險以外,還需注意即將到來的消費稅(GST)、該稅制對消費活動的衝擊等,將是吸引游資到來的顯著阻力。
根據MIDF研究報告顯示,馬股在2014年全年5.66的跌幅,是亞洲主要股市中表現最差勁的市場。在MIDF研究所追蹤的10個亞洲主要股市中,只有兩個股市在2014年收黑,即大馬以及韓國。
房市
馬幣貶料吸引外籍買家
大馬產業價格一般被視為是區域中估值較低的市場,加上馬幣近期頻頻走貶,料將進一步增加大馬房市對外資的吸引力。
然而,也有部份市場人士不這麼認為。
打房措施或令外資卻步
美景控股(MKH,6114,主板產業組)董事經理丹斯里曾福傳日前在第17屆大馬策略展望大會中坦言,政府近年來一系列的打房措施,包括雪州政府對外資設定的200萬令吉產業價格限制,都令大馬房市更難吸引外資。
“外籍買家都是些非常精明的投資者,對他們來說大馬並不是其目標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在連續多年推出打房措施後,在2015年財政預算案終於對房市暫時鬆手。(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焦點‧文:孔令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