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買房、生育、小孩的教育費,這種種大手筆的開銷,往往令個人的退休計劃不斷延遲,原本計劃在50歲退休,可能就因為遇上這些問題,必須把時間不斷挪後。
-
大馬有45%的在職人士因擔心醫療費用而不敢退休。
除了上述項目以外,還有一項更為主要的開銷可能打翻全盤計劃,那就是醫療開銷。
根據匯豐銀行調查,大馬有45%的在職人士因擔心醫療費用而不敢退休。
一個人到底需要多少的醫療費用才足以退休?本期《焦點策劃》與讀者探討,醫療費到底多少才夠。
東亞比例最高
30%大馬人為醫藥費做財務規劃
根據宏利投資的《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有30.2%的大馬人表示,財務規劃是為意料之外的醫療費用做準備,是東亞比例最高的國家。
在擔心醫療費用下,大馬人甚至忘了為退休做準備,只有13.9%的人表示,做財務規劃是為退休。
宏利投資的調查結果與匯豐銀行新出爐的退休調查有不謀而合之處,根據匯豐銀行的調查報告,有45%的在職人士表示因擔心醫療費用而不敢退休。
宏利投資在報告中表示,大馬人對醫療費用如此沒有安全感,說到底都與大馬的公共醫療系統有關。
根據該報告,大馬的公共醫療系統提供的服務已經屬高素質,但是,在資源上卻非常貧乏。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在大馬每1千人只能配給1.2名醫生,嚴重低於全球水平;此外,在大馬只有40%的醫生服務於公共醫院,這40%的醫生必須服務全馬75%的醫院床位。
在資源短缺下,許多人都必須轉向私人醫院求診,但私人醫院的費用卻高得叫人咋舌。
要應付高昂的醫療費,其實有三種做法:
●醫療卡
●自己儲蓄
●在退休前把身體保持在良好狀態
醫療費用5年通膨11.6%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大馬的最大殺手是冠狀動脈心臟疾病及中風,雖然這些都是能醫治的疾病,但費用卻不便宜,而且醫療費用的通膨也非常驚人。
根據宏利投資,從2004至2009年,大馬醫療費用的通膨率平均為11.6%,但整體通膨平均在2%以下。
據一項調查顯示,以白內障而言,目前的醫療費大概在3千500至5千令吉左右,但在20年後,這筆費用可能增加到2萬4千至3萬4千令吉不等。
對於常見的心臟病,目前的費用為1萬至3萬令吉,20年後將會漲到6萬7千至20萬2千令吉,中風的醫療費也從目前的3萬5千至7萬5千令吉,增加到23萬5千至50萬5千令吉,這都只是用每年10%的通膨計算。
如果不幸入院,長期治療的護理設施就需要每月1千令吉,而根據統計,10%需要長期治療的病患都在醫院內待5年左右,不包括醫療費,這部份就已經需要6萬令吉。
如果不幸的事情真的發生,普通老百姓一定拿不出那麼大筆的金錢繳付醫療費用。
這時候,醫療卡就變得相當重要了,目前,許多保險公司提供的醫療卡,可投保年齡最高可到80歲至100歲,大馬平均年齡為76歲,按此計算,醫療卡其實足以保障一個人在世時的醫療開銷。
中風醫療費至少60萬
雖然醫療卡能夠保障醫療開銷,但這不表示就不需要為醫療費用做準備。
邁悅理財教育中心理財顧問兼講師周志強表示,在醫療方面,每個人必須預留至少10萬令吉,而這只是依照目前的費用計算,如果是10至20年後才退休,那麼最少需要20萬令吉才夠。
10萬令吉聽起來像很多,但其實只是剛好而已。
周志強分析,一個人在55歲時,醫療卡大概為600令吉,一年就需要7千200令吉,10年大概就要6萬令吉,而且保費還會隨著保單持有人的年齡及通膨增加。
此外,除了定期付款以外,醫療卡不包括診斷等費用,這些都是一大筆開銷,所以預留10萬令吉用在醫療上其實一點都不多。
對於沒醫療卡的人而言,就必須為自己準備更多的錢。
以最常見的中風而言,在20年後的醫療費大概在50萬5千令吉左右,加上長期治療費用,至少要有60萬令吉。
周志強表示,以現況而言,建議公眾不應該再依賴公共醫療系統,“靠人不如靠自己”,最好還是為自己預留一筆醫療費用,這樣才不用擔心以後的生活。
健康才是最大財富
周志強強調,醫療卡只是一部份,大部份人說到退休只會專注在財務上,其實,健康也是不能忽視的問題,與其把焦點放在醫療費,倒不如花更多的精力在對健康有益的事情上。
匯豐銀行調查顯示,一個人在退休後擁有更多時間管理自己的身體狀態,許多人都認為在退休後的生活習慣變得更為健康。
此外,許多退休人士也表示,在退休後,認為自己的健康水平與實際年齡相符,高於在職人士。
數據顯示,高達三分一的退休人士認為,在走向更為健康的人生上,沒有任何障礙阻擋著他們,若有,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沒提早照顧身體而導致身體虛弱。
身體虛弱會成為最大障礙,主要是因為人們在工作時沒時間照顧自己的健康,到年邁時才驚覺一切已經為時太晚。
在受訪人士當中,就有高達85%的在職人士認為有一些因素導致他們不能追求更健康的生活。
提早照顧自己的身體是很重要的事,但在職人士卻有不同理由導致他們沒空照顧自己的健康。
有41%的在職人士認為,缺乏閒暇時間是影響他們健康的原因,但最大的原因,還是落在工作上,有46%的人認為,工作責任嚴重影響他們的健康。
調查也發現,在受訪的未退休人士當中,接近一半認為身體狀況令他們的退休生活更為不可能,當中,有相同數量的人表示不能預計退休後的保健費用需要多少,而令他們不敢退休。
退休後
生活大不同
除了健康以外,退休人士與在職人士在其他想法上也有差別。
許多在職人士表示,對於退休,仍有很多顧慮。
雖然在志向方面,在職人士已清楚自己退休後的人生方向,但對於退休,財富仍是在職人士最大的煩惱。
不過,在職人士仍相對樂觀看待自己未來的財務表現,有55%的未退休人士認為自己在退休後財務狀況會變得更好。
事實總是殘酷的,根據已退休人士,只有40%認為他們的財務狀況有轉好。
此外,在生活素質上,在職人士也顯得較為樂觀。有59%的在職人士認為生活素質會在退休後有所提昇,但事實卻是只有51%的退休人士表示自己的生活素質有進展。
此外,男女在觀念上的分歧,也影響各自的退休生活。
女性退休後比較快活
在工作階段時,女性比男性更沒自信,認為自己在退休後的生活會比就業時更為艱辛。
但在訪問退休人士後,發現女性在退休後其實比較快活;共有59%及53%的女性認為自己的健康及財務好轉,但男性方面,只有32%認為自己健康有提昇,31%的財務表現有好轉。
逾半大馬人
退休後與家人關係更好
雖然在財務上在職人士顯得太過樂觀,但在家庭生活方面,在職人士預期的卻與事實相符。
頤享天年,含飴弄孫,是許多人嚮往的退休生活,如果這是你期待的,恭喜你,你的夢想很有可能會實現。
匯豐銀行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大馬人表示在退休後與家人的關係變得更好,位居全球之冠,高於全球平均的31%。
根據該調查,有54%的在職人士認為在退休後與小孩的關係會變得更親密,與另一半、父母及孫子關係也會有所提昇,而退休人士也佐證這一點,在退休後,確實與家人的關係變得更好。
大馬匯豐銀行零售銀行業務和財富管理地區主管林永祥表示:“很多人都預計在退休後長期呆在家裡,爭吵會因而增加,但事實卻相反。”
調查也發現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在受訪的在職人士當中,有53%認為在退休後,能增進與父母的感情,但根據退休人士,只有39%表示與父母的關係變得更好。
林永祥表示,調查顯示的結果,並不是表示退休後與父母的關係變得更惡劣,只是突顯了一個問題,就是當小孩希望孝順父母時,父母已不在人世。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想盡孝道,還是越早越好。
大馬人熱愛家庭生活
從調查中,不難發現大馬人熱愛家庭生活,在45歲以上,希望退休的人士當中,有64%就表示,想要退休是因為可以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家人身上。
除此之外,調查也顯示,對於有家庭的人,希望儘早退休的傾向更大。
對於另一半已退休的人而言,每天看著另一半在家裡翹腳讓他們更為心癢,有79%就表示希望能儘早退休。
另一方面,有另一半但雙方都在工作的人則有69%的人希望退休,對於單身人士而言,只有61%的人表示會希望在5年內退休。
當然,除了家庭生活以外,還有其他的因素令在職人士有退休的念頭。
擁有自由去追尋自己喜歡的事佔55%,對職業倦怠的也有23%,當中,有17%的人表示希望可退休,是因為工作對他們的健康有負面影響。
4招實現退休生活
匯豐銀行在經過研究及調查後,認為有4大步驟可以幫助在職人士退休:
1.提早為退休儲蓄
對於目前只有45歲的在職人士而言,共有91%表示希望在5年內能退休,但是儲蓄不足及債務問題使他們不能實現夢想。
所以,為完成早退休的夢想,應該儘早為退休做儲蓄,這樣才不會想退但退不了。
2.把退休期提前
雖然根據法律,一個人可以工作至60歲才退休,但可見的是有越來越多人希望可提早退休。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設定一個比自己計劃退休更早的期限,就算到時仍不想退休,也已經不需要為退休而煩惱。
3.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高達45%的在職人士認為,健康狀態是他們退休的主要障礙,也有相等的在職人士表示,不清楚日後的保健費用,所以擔心退休生活。
與其擔心自己在退休後的醫療成本,不如把精力花在調整自己的身體上,這樣就能安心地退休。
4.為退休後的醫療做撥備
調查顯示,許多在職人士認為健康是退休最大障礙,但對於退休人士而言,小孩的大學費用才是準備退休的路上最大的問題。
雖然說不應該因為醫療費用而過分擔憂,但即將退休的人仍需要為自己將來可能面臨的醫療費而設想撥備。
住院費、營養品的費用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把所有費用都納入考量,購買醫療卡,才能安心退休。
結語:
世事是非常諷刺的,在職時為退休努力,因業務繁忙而忽略了健康,但是到了即將退休時,又開始擔心這一副因過份勞碌而累壞的身體會造成財務負擔,不敢退休。
倒不如把事情做對,如果在就業時就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就不需要為健康過份煩惱,只要提早為自己做好打算,就可順利退休。
在退休時擁有足夠的財富固然重要,但健康,更是不可或缺的財富。(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焦點策劃‧文:陳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