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故事

筑梦理财系列(完结篇)每年旅行至少一次.钱从哪里来?

Tan KW
Publish date: Sun, 17 Sep 2017, 10:42 PM
2017-09-17 20:00
回顾上周,谈及了书生小亮的财务困境和他的异国大学梦,本周让我们聊聊,大学生毕业后又该怎么做?正如选择修读的科系总是因人而异,毕业生在抛开四方帽后,依然是人各有志,才会各自精彩。如果你也和蒂芙妮一样,迟迟找不到有颠覆传统亚洲思维的理财意见,这期就是属于你的了!
(图:123rf)

★案例★
主角:蒂芙妮
年龄:23岁
性别:女
职业:会计员(初级)
月薪:2386令吉
所在地:新山
负担:租房
财务目标:每年旅行至少一次

蒂芙妮最爱旅行,这是她渴望赚大钱的终极目的!刚踏出象牙塔的她,如今在柔佛新山租房、在亲戚的会计所上班,是一名省吃俭用、准时上下班、月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社会新鲜人。

她不稀罕赚大钱,只在每晚临睡前思考,该如何完成自己每年旅行至少一次的人生目标,是否应该辞职,申请到国外边打工边旅行,赚钱之余还可丰富生活?

自我提升,机会自来

相信大家听过“人生有多少个十年”这句话,通常在两种情境中,从朋友那里脱口而出。一,是当人生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朋友大力拍拍你的肩膀,劝你别太纠结;二、就是当你说没钱,摇头拒绝他们策划好的欢乐时光或旅程等等乐活计划,说你赚了钱不花,又有何用处。

无可否认,人的一生并不长,我们也无法预知每个人生命的有效期限。只是,虽然我们应该视每一天为人生的最后一天,但也并不可能单纯因为这样,为自己的生活套上得过且过的标签,而是要策划如何将人生过得有条理,却又不失精彩。

Harveston理财顾问公司执行董事彭家耀表示,千禧一代宁可先享受的消费模式,其实,并非正确的理财观念。

他指出,年轻人23至25岁的这段年龄,需要自强不息地先将自己的能力最大化,先苦后甜,日后的生活素质自然而然地会有所提升,这么一来便可从中受惠。

年轻先打拼
旅行可延后

他透露,大马大多数人属于低于2500令吉月薪的B40(低收入)群组,如果不积极将自己的生产率或效率提高,要向M40(中等收入)或T20(高收入)群组迈进将有难度,遂使这些年轻人的薪水涨幅久久都还是原地踏步。

若像蒂芙妮,在领域中初出茅庐,是社会的新生代,一般上薪酬不多,区区1500令吉的可支配收入,或许难以立即实现梦想。这时候,蒂芙妮需想想,自己是要马上旅行,还是要日积月累筹足钱到世界各地走一回;要实现旅游梦也不是不可行,只是延后一些才更可行。

他说,蒂芙妮年纪轻轻,更需要的是先为自己立下一个中长期的目标,将旅行的财务目标暂时延后,才会更实际。这就是说,蒂芙妮可以先努力考取会计师的文凭,在薪酬上得到更好的认可后,再去完成旅游的梦想,或许效果会更好。

拓展人际关系增财源

“年轻人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唯一缺的就是金钱,所以我鼓励年轻人要将精力耗在适当的地方,较后便可享受亲手规划好的美好生活。”

他补充,虽然不该介意,但若真担心在其他领域兼职,将有损会计员的专业名誉,蒂芙妮可在正职的当儿,尝试打好人际关系,接一些小公司的账目扩大经济来源,同时累积更多与客户接洽的专业经验。随着经验和人脉的增加,蒂芙妮在职业上很快地有一番作为,那么她很可能会被一些跨国公司相中,届时财务目标将会较不受限制,而出国的机会可能也可顺手拈来。

虽然说旅行,是唯一让你花了钱却更富有的东西,但彭家耀说,最大的投资是自己,蒂芙妮应该将额外的可支配收入趁年轻去进修、多参加课程,因为本身的能力搞好之后,日后才会有更好的资源和机会,去为自己的财务目标作安排。

这样做,其实并不是偏离财务目标,只是延后而行。

信贷谘询与债务管理机构(AKPK)理财教育课程导师庄国辉同意上述说法,他说,靠旅行增广见闻虽然是好事一椿,但需要有妥当的安排,同样建议年轻人首先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资在自己的身上。

增广见闻
方法有很多

他说,虽说旅行是增广见闻的好事,但也要先有足够的资本才行,建议年轻一代若要增广见闻,可从参加讲座会开始,上课1小时相等于读了10本书,获益良多。

庄国辉笑称,20到30岁这期间,是“什么都要做”的时候,应该积极提升自我素质;30到40岁则需“选择必要的事情去做”;40到50岁“决定要做,还是不要做”;80岁后才会“什么都做不了”。

不过,他补充,如果你立志成为一名旅游业者,如导游、开旅游社等,或者是计划转换到国外做生意,那么到国外旅游则可不算奢侈,而更像是个必需品,情况便有所不同。

说到这里,如果你未有同感,这很可能是因为,旅游并不是你的首要财务目标,而对于蒂芙妮,旅行是人生唯一的目标。这时候,你又可怎么做?

想尽办法
省省省!

理财师黄彩蔚表示,蒂芙妮可以先问自己一些问题,如以下:

一、是否旅行是你主要的梦想,还是唯一的梦想?

蒂芙妮将环游世界列为唯一财务目标之际,是否已彻底想清楚,自己除了旅行便完全没有其他财务或人生目标?她会否在日后,也想要拥有自己的车子、自己的屋子?

二、旅行是你生活的方式,还是短暂逃离生活的方式?

如果蒂芙妮正考虑打工度假,可能需要先问自己,希望打工度假多久,是一年半载,还是长期?你的旅行目的是什么──是开拓视野、自我认识,还是购物?

三、假设你的银行户头里有3万令吉,你会怎么做?

蒂芙妮若在户头里有3万令吉,届时的她是否真的愿意将所有的钱用在旅行,还是另有规划?

四、你的旅行目的是什么?

是购物吗?开拓视野?

假如蒂芙妮在自我提问一番后,答案不变,旅行仍然是她的唯一财务及人生目标,那么她需细想该如何提高达成心愿的几率。以下为一些可协助蒂芙妮的方式:首先,她每个月需缴的900令吉租金,是否真的有必要。蒂芙妮因为在亲属公司上班,若方便,或许可探讨是否可寄宿亲属在新山的家。如果觉得不方便,蒂芙妮或可搬离月租900令吉的个人公寓,找较便宜的住宿或和朋友同住,这么一来,便可能可以将每月的租房负担大大减半。

在这之后,蒂芙妮将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在扣除公积金、每日消费、杂费等,蒂芙妮可为自己先做一个保障。这就是说,在完成自己唯一的财务目标之前,蒂芙妮需知道旅行也有一定的风险,只有在照顾好自己,才可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旅游梦,因此,她可腾出100、200令吉,为自己买份医疗或意外保单,尤其是市面上研发的半投资、半储蓄保险工具。

如果蒂芙妮希望更积极地开源,她可将调整预算后所省下的钱再分半,50%存作旅游基金,50%用于投资。除了考虑在业余时间兼职,甚至是在一两年累积足够职场经验后,考虑换工,以争取更高的月薪,她可探讨投资一些可提供介于5至6%稳定回酬的股票。

在计划旅程的时候,蒂芙妮可从小地方起步。国内旅行其实也是旅行的一种,若蒂芙妮真的是旅游狂的话,那么地点应该不是最大的问题。

黄彩蔚说,蒂芙妮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范围和需求,选择只节流、不开源,或只开源、不节流,或者两者一并进行,开源又节流,效果或许会更好。

打工度假,华丽的冒险?

蒂芙妮心想,反正没有钱,那么不如我就申请签证,出国边打工边度假,白天摘摘苹果,放工走遍当地,赚钱又旅行,简直是天衣无缝。

环游世界,也并非奢侈的梦、不可能的任务,如边打工边度假,也可能是个双赢的圆梦方式。但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打工度假是可谓极端的思想,一派人认为这是可行的,另一派人则认为,这不过一场看似华丽的冒险、彷徨者误信的迷思。

可行的例子有很多,上网浏览部落格即可发现。至于不可行的例子,庄国辉认为,或许该从国人将海外“淘金梦”过于简单化谈起。

他说,千禧一代喜欢到外国去边打工、边旅游,单纯以为可以乐活并因兑换率而享有高的薪酬,但其实在这之前,他们必须要先问问自己:如果真的是份薪酬丰厚的工作,还可边旅行,为什么会那么好运落在我的身上,这是不是因为我有异于他人、不可取代的能力或条件?

如果蒂芙妮和你的答案,都处于不确定的立场上,那么很可能,打工度假不应该是选项。

庄国辉表示,其实千禧一代不需要舍近求远,因为不论福利有多优厚,这些福利一般上都只是针对国民而提供,当我们去到外国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很难受惠其中,甚至在工作时间、工资上的权利也可能被剥夺。

旅行成本,如何减低?

许多人误以为,要降低旅行的成本,就是当背包客。其实要在旅程中省钱,还有许多方式。

其中一种,就是选择在某国特定的旅游“淡季”才前往旅游,这时候不仅是机票较便宜,你也可趁机避开人群,进而省下因为需求高,价钱也被拉高的往返机场服务费用、入门票等开销。

此外,我们平时也可先做一些准备功夫,例如申请在海外提款无需额外付费的信用卡,这么一来不单可省去不必要的费用,同时也可确保你在有必要或出现突发状况时,可较轻松应付。

另外一种,显然众所皆知,但也必须再三提醒,那就是提早购买机票。很多年轻人喜欢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这样很更容易买到贵机票。年轻人应该多留意航空公司网站或旅游网站上不时出现的优惠、兑换累积飞行哩数,这样可为你省下一笔费用,可用于下一次的流浪。

还有一个诀窍就是,不马上选择购买来回机票,而是先查看飞往目的地的单程飞机票,加上回国的单程机票,加起来的总数是否少于双程机票。有的时候,趁机到邻国走一回,或许不比双程机票来得贵。

在一些地方,尤其在欧美国家,我们看到某些交通工具看似更廉价而不去作比较,匆匆忙忙买下。但较后发现,有时候火车票比机票更贵,或两者之间差异不大,但搭火车却需花更长的时间。此外,我们也不可避免飞机场的一些隐藏费用,如行李超重。因此在决定路线后,精明的旅者通常会先比较交通工具的所需费用。

结语

世界上数十亿个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向往赚大钱、住洋房,我们不可否定他人心中的财务和人生目标、生活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梦想,而梦想家当中,有些人只梦,有的人只敢想。

旅行,是赚钱的动力的这个说法,正好反映了一部份千禧一代的想法。而生活吊诡之处就在于,每一件事在尝试之前,结局都不是定案,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或许在足够的自我认知、良好的理财意识,和更长远的精心策划中,更容易实践。

 

 

【筑梦理财系列(一)没钱没闲.30岁前如何置业?】

【筑梦理财系列(二)自己当老板更有钱途?】

【筑梦理财系列(三)留学梦想家】

【筑梦理财系列(完结篇)每年旅行至少一次.钱从哪里来?】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682868/%E7%AD%91%E6%A2%A6%E7%90%86%E8%B4%A2%E7%B3%BB%E5%88%97%EF%BC%88%E5%AE%8C%E7%BB%93%E7%AF%87%EF%BC%89%E6%AF%8F%E5%B9%B4%E6%97%85%E8%A1%8C%E8%87%B3%E5%B0%91%E4%B8%80%E6%AC%A1%EF%BC%8E%E9%92%B1%E4%BB%8E%E5%93%AA%E9%87%8C%E6%9D%A5%EF%BC%9F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