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1日讯)武汉肺炎疫情延烧吓坏“金鼠”,马股在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持续苦苦挣扎,最后仍不敌利空,全月下挫57.70点或3.63%,市场期盼的元月和农历新年效应再次失灵。
马币全月微升
全月下来,马股跌势比多数亚洲同侪来得轻微,远低于菲律宾股市的7.86%跌幅;马币兑美元全月微跌0.07%,贬至4.0920令吉。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马股在农历新年假期复市后持续下行,富时综指在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低开低走,开盘即挫1.34点至1544.25点,随后指数一度力图振作,最高冲上1552.46点高位,起6.97点或0.45%,无奈仍功亏一篑,最终收报1531.06点,全天下滑14.53点。
元月农历新年涨潮破灭
回顾1月,马股走势只能用“痛失好局”形容。富时综指月初在中国人民银行意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以及市场憧憬全球量化宽松时代可能即将重临下,连续2个交易日走高,指数更一举涨破1600点,殊不知这却是厄运的开始。
美国与伊朗随后爆发冲突,在地缘政治危机升级下,马股随区域股市走跌,纵然月中有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利多刺激,仍无力抵挡国家银行意外减息0.25%和武汉肺炎爆发等后续杀伤力强大的利空狙击,单月下挫57.70点或3.63%,元月效应宣告失灵。
大市表现低迷,各大指数表现自然不会好看,15大指数中有仅有大发“灾难财”的医疗保健指数,以及小股当道的创业板指数走高,分别上扬9.82%和2.88%。
产业市场持续萎靡不振,拖累产业指数大跌7.98%,跌幅为全场之最,种植指数受原棕油价回落,以及大买家印度封杀消息冲击,按月下挫7.63%居次,能源指数则以7.22%跌幅紧追在后,其他指数跌幅介于3.81%至6.58%。
一直以来,市场都有元月效应迷思,而历史数据显示,在过去18年中马股有10年录得元月涨潮,但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成为马股元月效应的分水岭。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5年(2003至2007年),马股元月效益几乎年年报到,但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元月效益的威力却似乎减退了。
从2008至2020年这13年中,马股仅录得5次元月涨潮,元月下跌的次数却多达8次,其中2011至2013年更是三连黑,反映出元月效应已不再可靠。
疫情难料
2月挑战不减
马股1月遭逢“武汉肺炎”冲击,分析员认为,2月恐怕也难逃这一大挑战。
艾芬黄氏研究认为,目前对市场增长与盈利预测尚言之过早,选择维持现状,对马股维持“中和”,年杪的马股目标是1660点。
艾芬黄氏研究是担忧中国城市旷日持久的封城或戒严行动,干扰制造业的供应链,对大马有负面冲击;惟一直接受惠的是胶手套领域。
《彭博社》报道,在“武汉肺炎”冲击新兴亚洲市场之际,预期大马经济和市场受影响程度为“中度”,与韩国及新加坡相同。
汇整澳纽银行、《彭博社》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武汉肺炎带来的第一轮影响,预期将对大马、韩国与新加坡造成大约0.3%左右的冲击。
《彭博社》的分析假设是中国整体依然是疫情中心、整个影响会持续一季、中国的进口会锐减20%,以及出国观光人数会锐减50%等。
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209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