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

中国经济迎好年/Project Syndicate

Tan KW
Publish date: Sat, 18 Feb 2023, 10:16 PM

中国政府在2022年3月将全年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至5.5%。当时实现这一增长水平似乎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不到一个月内席卷而来,触发了严格的封锁措施,在阻止病毒传播的同时对经济的供给需求两侧都造成了严重损害。最终中国的2022年增长率仅为3%。

然而当前中国的经济情况正在好转。在政府于去年12月迅速改变其清零政策之后--特别是自上月中旬以来,经济已重新焕发活力。这种新活力在1月底的春节假期中得到了展现,当时有超过3亿中国人出行,按年增长了23%。

我们有充分理由预计2023年的增长会大幅提高。首先增长率将构建于2022年的低基数之上。鉴于2019至2022年平均4.8%的GDP增长率,粗略计算中国应该能在2023年实现6%左右的增长。

货币政策空间大

此外,中国仍有充足空间去实施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在货币领域存在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和政策利率(比如7天逆回购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的空间。

至于财政政策方面,人们对中国的高杠杆率有广泛(也是合理)的担忧。但政府的债务相对GDP比率仍远低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再加上中国更快的GDP增长和高储蓄率,显然其财政状况要比大多数发达国家强得多。

问题在于如何引导现有的政策支持。鉴于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对2022年增长有着重要贡献的出口,已无法成为今年增长的主要动力。

倘若消费需求能实现强劲复苏的话也可以支持增长--2022年中国的最终消费尽管占据了GDP的55%左右,但对GDP增长的贡献仅为32.8%。此外直接刺激消费需求的措施可能产生的影响仍不清楚。

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在支持投资方面有所帮助。虽然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自2010年以来明显下降,但却是2022年GDP增长的主要引擎。虽说房地产投资下降了10%,然而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加了9.1%和9.4%。

 

基建需求仍在

中国在2023年对房地产行业的最大寄望是投资趋于稳定,而制造业投资将主要由与工业和技术发展有关的市场力量决定。

但基础设施投资是值得获取财政支持的。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已经出现基础设施过度投资现象,也列举了大量的浪费现象和华而不实的政府工程。

虽然他们关于中国投资效率低下的说法是对的,但中国的基础设施需求并未得到满足。比如冠病疫情就凸显了中国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许多弱点。

在更广泛意义上中国的(人均)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巨大差距。因此中国仍然急需基础设施投资,只是必须变得更具针对性。

通胀或成阻力

当然,另一个像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可能会挫败中国对2023年增长的期望,而更可能出现的阻碍是通胀的上升--正如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所发生的那样。

中国的通胀率在过去十年间一直很低,消费者价格指数平均不到2%。

但是疫情对中国的生产能力造成了严重打击,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修复供应链和消除生产瓶颈,导致供应可能无法跟上伴随重新开放而激增的需求。由此产生的不平衡将致使今年的通胀率上升,至少在一段时间内。

较高的通胀会阻碍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能力。但政策的优先事项必须是稳定增长,所以中国很可能得容忍高于2至3%的通胀率。在增长和价格稳定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很可能被证明是中国政府今年的一个关键挑战。

财政和货币扩张不能解决中国结构性问题。它能做的是为中国创造空间去实施2012年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全面改革方案。

该方案要求政府“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奠定基础;“建立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以及“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政府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因为随着通胀率的上升和其他潜在制约因素的出现,其宏观经济扩张的空间可能会缩小。

如果中国领导人能善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并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就可以确保2023年是个非常好的年份。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中国经济迎好年project-syndicate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