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分析

【曹仁超系列】不要让你的偏见战胜理智

GMI8888
Publish date: Fri, 13 Aug 2021, 05:39 PM
GMI8888
0 55
专注投资分析和股票分享

曹仁超一个成功的投资人,他都会承认自己有存在着大部分失败投资者的个性。人并没有完美的存在,问题只在于一般人有没有认清自己的缺点。

 

要知道,感情用事是许多投资者的通病。在金融市场上,不难看见一些非理性投资的行为。在那么多犯下非理性行为的投资者当中,相信你也深陷其中,或许你还浑然不觉而已。

 

投资者之所以会感情用事而不作理性分析,这其实都是人们正常出现的心理反应,也称为“禀赋效应”。其心理学指的是人们会在心中赋予一个自己拥有该物品的价格,而他们心中所想的价格往往都会高于别人拥有该物品的价格。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通常会高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价值。

 

以下几种偏见行为都是促使许多投资者在股市中频频踩雷。要在股市里不被自己感情用事而影响到自己的投资交易,首要要做的就是先了解你自己是否有犯下任何一种心理偏见行为,因为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锚定偏见

其中一种投资者常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即是“锚定偏见”。简单来说,投资者在买卖交易前,会过分依赖最初接收的信息或一些熟悉的信息,好比如你在管道上重复多次发现的某信息,你就会单靠这些资讯就下定了决定。在金融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会把手上已知的数据去制定策略,然后就一股脑的栽下去而不理往后的事态发展。

 

而事实上,投资者应每走一步就要想一步。随着市场上的数据不断增加与改变,投资者就需按情况的转变来修改自己的投资策略,每个决策都在决定着下一步该如何走,这才是投资正确的做法。

 

▶️▶️结果偏见

除此之外,“结果偏见”也是投资者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大部分投资者会寻找一切利好的理由去支持自己的选择,或是想尽所有利空的理由来掩饰自己错误的决定,简单来说就是自欺欺人。

 

其实他们心里早已认定了自己的选择,因此看的一些信息或数据都是偏向于支持自己内定的答案。即使他们询问别人的意见,也只是想获得别人的认同,而并非是在仔细倾听别人的意见后再分析事物才做出结论。

 

反之,也有一些投资者明明已对事情分析透彻了,但只要接受到一些与其结论相互矛盾的数据或信息,就会有所动摇,甚至否定自己的决定,反而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维持现状的偏见

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还包括“维持现状的偏见”,其行为表现是投资者在花费了大量心血和时间后,找到自已认为不错的潜力股,因此而牢牢握紧,不肯就此放手。即使出现了许多负面的数据摆在了眼前,都坚持不改变自己的看法。曹仁超把这类投资者形容为“嫁错老公,生错仔”,简单描述投资者事已至此,即使他们不愿意,却仍须继续下去的做法。

 

事实上,事情发生了,即使有多么的不舍得,仍然还是需要放手,及时止损,执着地拥有就只会葬身火海而已。

 

▶️▶️自我邀功的偏见

另外,还有一个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就是“自我邀功的偏见”。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会觉得好事发生都是自己的功劳,自己的实力而促成。一旦坏事发生,就会撇清与自己的关系,把责任赖在别人身上。

 

在投资界中亦是如此,这种非理性行为常常发生。当投资者在赚钱的时候,就会归功于自己的精明选择,认为自己的眼光独到,并非运气使然。反之,一旦失败,出现亏损的情况,投资者就会埋怨运气弄人,认为外围环境的错。即使明显是自己的判断出错,他们也会否认,不愿相信是自己的错误造成。

 

▶️▶️事后孔明的偏见

最后一个偏见行为就是“事后孔明的偏见”,其指的是在知道事情结果之后,投资者却以为自己老早就预测到事情会怎么发生。一个典型的例子,在2003年疫情过后,许多投资者或是分析员就会言之凿凿地说自己已早料到疫情对经济影响不过一时。

 

另一个例子,在2009年金融海啸发生后,一些所谓的专家会堆砌种种理由去解释股市泡沫爆破就是必然的事情。他们就有如自己能有先见之明的能力一样,却偏偏不肯承认自己事前并不知的真相。

 

无可否认,人们的信仰感知、内在性格、情感和动机、处事态度、直观判断都会影响到任何一个决策。曹仁超说过,投资者虽然偶儿会有理性的时候,但大多数都是非理性的。大家必须承认,面对不可预知的股票市场,投资者的理性判断和认知能力确实会受到自身心理和生理条件的限制。

 

即便我们所做的分析有多透彻,股市的走势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预期的事情不一定会发生。因此,要学会放下你的执着与偏见,保持平常心,坦然面对自己有时候犯错的事实,做个理性的投资人。

 

欢迎追踪我们的Facebook专页,以学习更多财经知识。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