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

理财师不卖产品找吃难‧李治宏

Tan KW
Publish date: Thu, 19 May 2016, 02:58 PM

 2016-05-19 12:30

 

日前有专家提出,本地财务规划师因同时身兼“理财师”及“代理员”二职,收入也受佣金结构影响,在利益冲突下,可能会倾向于向客户推介自己佣金最高的产品,而非最适合客户的产品。

因此有关专家建议,我国应学习欧美国家的模式,将理财师及代理员区分开来,朝向以顾问收费为基础的模式,只提供适合客户的财务方案,不卖产品。

其实,这个道理谁都懂,也曾有不少人提出这番见解,但至少至今为止,仍是知易行难。

不舍得付顾问费

原因很简单,第一:我们还没有愿意付费的环境、第二:许多人仍不舍得花这笔钱、第三:供需方面的条件皆未成熟。

先说第一项,绝大部分国人对理财的觉醒还不够,即不认为理财重要或必要,也不认为需要找专业的理财师提供这方面的咨询。

即使有,许多国人都误认为理财师或财务规划人员收取的顾问费很昂贵,给不起,或不舍得给。

第二,在理财方面觉醒度较高的国人,则仍不舍得付顾问费,因为认为自己会理财,没必要给理财师赚这笔钱。

第三,就因为这方面的需求还偏低,理财产品或服务供应商即保险公司、信托基金公司等,继续偏重于销售本身的产品,而非推出纯粹为客户财务需求打造的个人理财产品或服务。

更甚的是,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国人误解理财师最终的目的,是要卖自己的产品,而非纯粹站在客户的利益。

所以简单、直接、一针见血的说:单靠西方模式的纯粹收取顾问费,不卖产品,根本找不到吃!

该名专家还说,相信年轻一辈比较愿意支付理财咨询费用,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善于上网搜寻资料,理财师瞒不过他们,必须做好功课才能应付他们的需求。

年轻人无理财观念

问题是,放眼看过去我们周遭的年轻人,我相信有理财观念的并不多,更别说他们愿意支付专业的理财咨询费用。

尤其是当前经济低迷、生活费高涨的年代,许多面对入不敷出或生活担子过重的国人,一般都在想方设法削减各种开支,对他们而言,越便宜越好。

确实,要成为专业、独立的规划师或顾问,确保自己不会过于依赖某种收入很重要,因为这样才能提出专业、独立且不偏颇的见解。

但我们的大环境还没具备这样的条件,还无法让理财师单靠顾问费已足以生存,安心的为客户提供专业、独立又不偏颇的财务解决方案。

 
李治宏 南洋商报副新闻编辑

http://www.nanyang.com/node/761986?tid=743

More articles on 雄才大略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