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谈金融

内部创业范式转移/浑水

Tan KW
Publish date: Sat, 25 Aug 2018, 04:45 PM
Tan KW
0 433,394
浑水谈金融

身边一些在大型公司的企管人朋友,开始提到大机构要转营,慢慢内部要推动企业内创业。

简单来说:就是你本身时打工仔,每月领薪水交货,不过现在不同了,老板打本比你创业,你的身分由打工仔半转换成老板,角色、回报、工作方式、风险承担和思维都要随之改变。

我会关心这个话题,那是因为我常常强调我是“Slash族”(即以多种技能谋生),一方面我有老板要应付,要定期付出劳力和擦鞋,另一方面我也是半老板身分,有自己手上的项目要跟进。

以前看过一篇小文章,那是诺贝尔经济学家高斯写《The nature of the firm》。张五常的书常推介此文,这篇小文章的核心思维,奠定了高斯在经济学界的贡献。

文章不长,每一个英文都识,但即使你有经济学底子都不易看懂,所以为求快捷易明,看张五常超译后的版本会比较容易吸引。

传统的公司理念是把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分开,公司是中介角色,后来张五常拿了这套理论之上再加上他的交易成本理念,朝不要分什么市场、公司,所以东西都叫做合约安排去处理吧。

做“Slash族”也要参考这一个理念,你未必是公司的直系雇员,但你也公司的旗下的从属,与其分那么细那么烦,干脆把所有不能解释的关系,当成合约安排。

通常一般大企业膨胀到一定程度,既有的商业模式走到尽头时,就是想搞企业内创业,例如地产商的本业做到一定程度,开始跳出投地、起楼的生意方式,去了搞“共用空间”吸引创业家,甚至顺便做创投融资,直接课金吸有潜力的生意。

又例如,当一个行业发展饱和,开始走下坡时,又是另一个推动企业内创业的契机,因为要新思维新意念求变。

新思维找到新出路

除了大地产商之外,科网公司如谷歌,也怕内地制度僵化阻碍发展,也鼓励企业内创业,甚至3M也是。

 

所谓,内部创业未必意味次次都要整一门生意出来,可能是一些专案处理、企划策展等。

企业内创业的好处,在于新思维找到新出路,而且背后有大公司靠山,可以减少行政麻烦。何况人才不容易留住,工作一阵子就会跑到外边创业打出名堂,如果能够鼓励内部企业,适时帮一把人才发展,同时分一点股份给他,也可以在其发迹时分一杯羹。

只是一般打工仔的思维是打工,不是搞生意,所以未必有创业家冒险精神,所以玩法有点改变。

这十多年来,大公司都有创投融资的资本操作,在一级市场不难找到有魄力、执行力的创业人才。

这班人才本身就是创业家,而且是有实力有往绩的,暧昧的地方在于当大公司课金做融资,那么他就不是纯创业家,也要有金主持份者要处理。

我知道不少金主都会透过创投找到人才,然后慢慢收为己用,再一起合作搞开发生意。

 

身边一些创业朋友做到差不多规模时,生意被卖掉,然后被吸纳成为了老板的心腹,靠住山头赚大钱。要独当一面打出名堂不易,透过创投吸纳人才做到另类企业内创业,也是大势所趋。

 

http://www.enanyang.my/news/20180824/%E5%86%85%E9%83%A8%E5%88%9B%E4%B8%9A%E8%8C%83%E5%BC%8F%E8%BD%AC%E7%A7%BB%E6%B5%91%E6%B0%B4/

 

More articles on 浑水谈金融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