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才在一家公司为其员工提供内部撰写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培训,在2天的课程结束时提供意见分享,其中几位新的员工说,第一天学习编制流程遇到非常大的障碍,花费很多讨论才将流程画出来。
但第二天撰写作业程序时,就显得很简单,因为是以步骤式的方式写流程,比较容易明白。
针对以上企业员工的学习分享仔细作培训后反思,察觉学习编制流程的人,若不具备流程思维,或者从工程、电子、信息等本科毕业,肯定会认为编制流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曾经何时我自己在编制流程的时候也是如此。
因为要编制一个好的流程--所要求具备的思维,是对行为或者事件的逻辑推论能力。
一般上的员工,他们在课堂上并非理科,或者他们在课堂上并没有培养推论能力,难免要叫他们一天学会流程编制,确实是有点难。
再加上,要编制一个能符合企业目标、目的的作业流程,种种因素考虑,确实很难。
熟悉环境更易上手
相对若将这些流程步骤写成第一步、第二步等方式(编制作业流程的时候,是将一个工作分成不同的主题,再根据主题将流程以步骤的方式写下来),确实有助于思维运作,因为人比较容易从自己熟悉的环境条件下,去明白一个新的技能或者知识。
这不难解释,过去我不只一次在文章中有分享,若要一个员工用最快的速度学习会一个技能,或培养一个习惯,最好可以顺着这个员工本身的才能、资历与背景来做培训安排。
听后学习分享,马上为学员做思维调整,唯恐这些员工不注重流程反而直接跳入撰写作业流程。
作业活动一目了然
一﹑流程的好处,是能赋予阅读的人对作业的活动,可以有一目了然的作用,因为流程是订定作业范围后编制出来。
例如,一个收货程序,就包含了单据与货品核对、产品品质检验、实体入库、数据入库呈报等,如果将这几个作业以流程的方式呈现,就可以让负责收货程序的管理人,有很明确的概念,甚至当作业发生问题或者错误,这个管理人可以很快速从流程中寻找问题根源。
但是,在作业程序中,若将这一长串的流程写成步骤,将会使得文件过长,而最终影响阅读的效果,所谓读后面忘记前面之状况,因为太难去将这一堆的步骤记下来。
当然,若将步骤分成好几段,是可以解决过长的问题,却又丧失一目了然的作用。
也因此,平常在企业辅导中,流程编制我都仅限于管理人,撰写作业程序后就下放给员工去跟从执行。
还记得在这堂课之前的另一课堂上,有学员提问要如何进阶展现复查的流程,因为他的上司要求他将部门重组后的作业流程画出来。
忌看细节忘整体
二、若没有流程展现出整体的作业,编制作业程序的过程,是很容易因关注细节而忘记整体,这一个作业与另一个作业脱节。
这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一个人站在高山上看到的是一片森林,一个人在森林中只会看到近距离的树与地上的草,而看不到更远景象。
就是因为失去这个全体的景象,就很容易陷入过去我分享过编制作业程序的误区。
长时间下来作业程序编制得越多,越可能发生所谓失去方向,更糟糕的是,以前的版本与现代的版本产生出入,或者部分内容重复等状况。
原因就是,编制的人可能是不一样的人,故具备不一样的思维习惯,加上修改作业程序往往比写一本新的作业程序来得难。
就如之前所分享过编制作业流程与程序的文章所言,若要达到一本作业程序发挥其效益,从整体作业至细微作业,将是一个事倍功半的方法。
既使修改程序,也是需要与作业流程作对接,这样就确保不会在文件呈现中,发生信息中断或作业中断的状况。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编制好流程须具备思维陈绣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