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联合国专家所发表有关本地贫穷率的数字,赫然比本地官方所公布的数字高出许多。
消息传来,本地新政府的即刻反应,竟与旧政府的颇为雷同,即大力反驳联合国的本地贫穷率“版本”,谓对其“感到失望”、“没有根据”等,并继续坚持本地官方横跨新旧政府的接近零的所谓“绝对贫穷率”。
在上世纪末,我在联合国的日内瓦欧洲总部工作过好几年,有参与过联合国的一些报告书的准备、撰写等工作,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通常所采用的主要资料,也还是各成员国的官方统计机构所提供的。如果有更多的经费,会派员实地进行一些田野考察,如本次联合国的专员就有跑到本地深入贫困地区。
寻改善方案
坦白说,以我对联合国的理解,以及在本地生活多年的观察,这次就本地贫穷率双方各持己见,我觉得也还是可以理解的,但主要是不应该采取对峙的态度,而是应该抛开歧见,通力合作来正视与应对贫穷课题,寻找改善方案。
我认为,贫穷这课题是绝难以“一刀切”的,其中就有主观或客观等社会经济心理因素,以及城市或乡区等地理社会经济因素的相互交错影响。
在乡区,许多时候个人或家庭的正式收入不高,甚至聚居的所在不通(干净)水、电、路、资讯等,当然也没有现代化的排污管道,也就直接“下水”解决掉算了。
在无论是本地政府抑或联合国根据国际上客观的、有人类基本生活条件的先进标准来看,以上这种乡区生活模式几近赤贫,套用上层社会精英很喜欢用的一句话,“(在当代社会里)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然而,对于大多乡区居民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生活,与周边的大自然共存共荣,基本上就是过“看天吃饭”的生活,而本地又的确很得“天”独厚,阳光与雨水充沛,物产丰饶,种一些蔬菜水果,养几只鸡鸭等也就够吃够用了,又何来主观上的贫穷呢?更不用说赤贫了。
此所以在本地,当老板是不能过份得罪家住或来自乡区的员工的,因为你呼呼喝喝多几声,人家明天就不再来上班,大可回家乡去住上好几个月,“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无需受你的气。
城市贫穷率被报低
但在城市地区,我同意很多时候贫穷率是被报低了的。
无他,城里许多个人或家庭理论上与客观上有着足以维持基本生计的收入,而彼等也主观的认为自己生活得不错。
然而,基于本地许多人没有购买医疗、人寿等保险的现实底下,只要一场缠身的重病、一宗严重的意外、一单意想不到的官非等,昂贵的费用就足以把无论是主观抑或客观上皆被认为是城市中产阶级者“打回原形”。
失去工作也就失去收入,城里各种物价又那么昂贵,各种房贷车贷会把入不敷出的你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你又没有如乡下人般的“腹地”得以来“天生天养”,那实际上你也就与穷人没什么分别了。
当然,这也是绝大多数被困在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相似情况。
所以,参考联合国在世界各地所做有关贫穷课题的研究成果,结合本地的主观与客观社会经济,打造出让本地得以在实质意义上脱贫的方案,是各造的当务之急。
https://www.enanyang.my/news/20190906/贫穷与否重在实质胡逸山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