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不久前发表了最新版本的《大马经济监测》报告,对本地的当下经济进展概况以及未来的展望给予从国际机构视角的分析。
以我以前在类似的国际机构服务的角度来看,此类报告的宏观资料来源多也是各国的官方资料以及公开的报道来源,佐以略为微观的一些在地考察、访问等。
要有更为独立的、调查式的研究,基于经费问题以及对于驻在国的主权尊重,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无论如何,报告显示本地经济虽然在去年次季有着16.1%的增长,但到了第三季却有着4.5%的负成长。
这部分是因为当时因应疫情所实施的行动管控令,导致本地消费以及供给出口的生产能力皆大幅度下降,可谓无可厚非。
不过,报告也指出,这也部份是因为商家在本地的投资意愿低迷。
当然,这份相对“客气”的报告没有明确指出,是否只是外商投资本地的意愿低迷,还是连本地商家也纷纷往外移走。
它也没有把商家对本地的投资意愿与一些邻国的情况进行对比。
如果如此做得话,不难发现其实即便在疫情期间,一些即便是经济方面后进而疫情甚至更为严重的邻国,其吸引(包括从本地转移)投资的能力,却看来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此外,这份报告对于本地的明年经济增长却也还是保持谨慎的乐观的,预测会成长5.8%,与本地官方的预测相差无几。
这在我看来偏高的增长预测,主要基于有所提升的私人消费。
报复消费难延续
我强烈怀疑,如此的看法可能有所谓“时段偏差”(Time Bias)之嫌。
因为本地经济从行动管控令下松绑不到一季,许多民众可谓是要从被断断续续困束了一年多的大环境下进行所谓的报复式消费。
即便可支配收入其实不多,但消费者也还是在市面上狂买狂享受,而只看书面上有买有卖的数字,的确会显示出一幅经济运作业已恢复正常的假象。
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一方面大家尤其在享用服务(上餐厅、去旅行等)的心理也逐渐平衡了,另一方面大家手上可用的钱也不多了,这种一片歌舞升平的私人消费模式还能维持多久,我是不那么乐观的。
私人消费独木难支
例如,一些餐饮行业者,本来准备在农历新年期间迎来大大小小的团圆聚餐,但有关方面新近颁布了只准自家人聚餐的指南,看来业者想要趁着佳节得以再次旺起来的希望,也就不大了
尤其变种病毒也还虎视眈眈,国际经济形势也不受看好,对于(能制造较多本地就业机会的)本地加工出口产品的需求也就未必上涨,单靠私人消费要能撑起本地的在今年的偏高经济增长预测,我想也还是过于乐观的。
下次会继续探讨这份世界银行报告中,所重点提及的本地整体社会经济未趋均衡的困境,但也许这里要强调的是,适当的乐观态度虽然还是要有的,但假如认为最暗淡的岁月已然过去,那也还是不切实际的。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增长预测谨慎看待胡逸山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