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开始讨论近日来极为沸沸扬扬的粮食安全课题,并带出在笔者家乡沙巴难吃到盛产的上等海鲜,反而要在一些经济更为蓬勃(虽然未必更为发达)的外国地区才吃得上的轶事来。
另外,上篇也提到进口的一些邻国产米价格,在大多数时候竟然还低过本地米。这看似有点本末倒置的情况,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也还是符合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宏观国情。
无论我们主观意识如何,客观的事实就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发展。这些资金里有些是本地的,即本地商家认为国内有着商机,而自掏腰包或向金融机构借贷来开启或拓展商业活动,或官方从它所掌握的公共资源里出资到本地经济里。
但也有一大部分资金是外来的,即外商看好本地投资环境而向国内经济注入资本;或外国购买本地出口的物资的价值,多过本地入口自这些外国的物资的价值。
进口米更划算?
所以便有了把更有价值(如能卖到更高价格)的海鲜往更有消费能力的外国地区的做法,为有关商家在微观上赚取更多的利润,在宏观上也等于为本地带来更多的(通常是以美元等广受国际通用的硬货币为单位的)外汇,这点原则上并无不妥。
同样的,大多数的本地可耕种土地,可能也被拿来种植油棕等经济型农作物以供出口,同样的也能赚取大量外汇。所以,能拿来种植稻米的土地也就相对减少,本地宁可向邻国买更为便宜的米来供应本地市场,这也可算是个“划算”的做法。
所以,多年来本地也就实质上采用这种经济型农作物(如油棕)优先于食用型农作物(稻米)的农业政策,以及最为质优或高价值的农产品得以出口来换取外汇的做法。
但这种做法的先决条件,也还是本地要有着充沛的外汇(可能是贸易所得,也可能是外资的注入)来入口这些即便是价格相比于在本地生产更为廉宜的粮食。
此外,即便是在本地生产的食用型农作物或畜牧来供肉供奶供蛋的动物,也分别需要大多从外国入口的肥料或饲料才能得以成长。
当下如棕油、石油得以高价出口,的确为部份商家带来可观的利润,但这些外汇却未能直接就转换成得以入口粮食等的款项。基于各种众所周知的社会经济结构性问题,本地是否还能大量地吸引到外资,也还是见仁见智。
泰越优惠政策诱人
而泰国与越南等邻国,部份因为其亚热带气候与地理位置可能比较不适合种植油棕,所以索性把稻米等食用型农作物巧妙地转型为经济型农作物,大力扶持当地稻米的种植。
这一来,就基本上保证了当地居民得以有着充足的稻米为主食的粮食保障;二来稻米也成为它们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虽然在价值上可能不比棕油来得好,不过在这粮食短缺的年代,也就能有更高的粮食安全了。
而且,这两国对于外商的优惠政策据闻也是越来越好,得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注入。这些经验可能也是值得本地参考。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粮食安全参考邻国胡逸山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