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地理位置讓大馬遠離天災逼害,可是我們也不可忽略“人禍”引起的負面後果,像這次的柴油污染水源導致濾水站不得不暫停運作,多個地區鬧水慌,這時候才驚覺“水不夠用”已經太遲了。
危機意識較高的人,都會有蓄水習慣,因為水是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幾天不吃東西還可以存活,但絕對不能一天不喝水,所以在面對緊急事故時,備用水源比食物更有助於緩解燃眉之急。
在地震頻繁的地區,如日本,除了備有完善的地震海嘯預警系統,當地學校更是每個月都進行“地震演習”,培養學生的危機意識,民宅及辦公室也設有地震應急箱,包括飲用水、亁糧、基本藥物,以應付受困情況。
反觀大馬,由於不受天災如地震及颱風影響,人民危機意識低落,不只對火災警報反應遲鈍,火災、高樓逃生應對演習更少,如今連最簡單的食用水也未儲備,更別說在家裡準備緊急災難應對品,如小型滅火器、手搖式手電筒、警示器、哨子、打火機以及可隨時打包帶走的食水、乾糧,可能連基本的藥品急救箱都沒有。
這些小東西,平日雖然少用,但若真正發生緊急事故,最實用及患難與共的盟友非它們莫屬,可是還有許多大馬人不瞭解“有備無患,未雨綢繆”重要性,認為地震及颱風不會在大馬發生,更忽略“人禍”造成的危機,其實任何時候都在威脅我們的日常生活。(星洲日報/財經小品:郭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