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手機業務價值54億4千萬歐元,賣掉後,諾基亞手上還有手機專利,以及未來的核心通訊網絡和地圖業務。分析師認為,“對諾基亞而言,出售手機業務或許是擺脫業務定勢、走上轉型之路的最佳選擇。”
“擺脫定勢、走上轉型”這八字真言,可以用在馬航身上嗎?
如果有人願意燒錢,吃下馬航這個賠本貨,說不定國庫控股會虧本賣掉這家國營航空公司。問題是,目前馬航市值約53億5千萬令吉,比起政府提供的190億令吉拯救開銷,低了超過2倍,這種虧損嚴重的生意,政府真肯做?
當初賣出30億2千萬令吉的普騰,再慘也掌握國內汽車市場高達20%份額,旗下還有知名度不低的蓮花汽車、第一方程式賽車隊、沙亞南廠房等資產,馬航呢?除了多數租借回來的飛機,還有一些土地、高樓,還剩哪些資產?現在的馬航,難聽一點來說,可說一文不值。
不過,與其拖拖拉拉,繼續為馬航燒錢,不如低價賣掉,讓馬航儘快“破釜沉舟”。依照分析師對諾基亞的評語,脫售馬航“或許是擺脫業務定勢、走上轉型之路的最佳選擇”。
幾乎所有關注馬航動向的人都知道,這家國營企業的最大問題出在員工身上。馬航職員工會干預公司營運早有先例,包括阻止公司與亞航換股、反對提前開放馬新航線、要求延遲購買A380飛機等,最近更擺明不滿現任管理層,要求以內部員工頂替。雖然過後雙方談妥條件,以和諧姿態出現人前,但背後刀來鎗往一點也不含糊。
向來,馬航職員與管理層的鬥爭浮上台面,職員動輒以上書首相來要脅管理層。只要馬航成為私人企業,冗員不會成為主要問題,須知一家私人企業,控製成本自是首要之事,為了讓馬航可以轉虧為盈,裁員撙節恐怕是無法避免的措施。
然而,馬航業務每況愈下,裁員恐怕只可收取短期之效,長期來說,如何加強員工士氣,才是管理層應該關注的重點。
協助日航起死回生的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說過,金融機構免除了公司債務、政府提供重建支援資金、廣大股東的理解和支持、服務週全、安全飛行、數據整合等條件,固然是日航扭轉乾坤的重點,但背後串起這些“珍珠”的線,正正是公司風氣和員工意識。
稻盛和夫說:“如果每一位員工都能夠以自己的公司而自豪,都能夠發自內心地為公司服務,那麼這一家公司就一定會發展得很好。相反的,員工成為批評家經常批評自己的公司,那麼,這樣的公司就一定會破產,經營者再努力也好不起來。”
體驗過馬航服務的乘客,想必知道,馬航職員各自為政,空中、陸地服務素質江河日下,五星級航空公司美名猶如虛設;同時,管理層天天為了人事糾紛忙碌,更為保住飯碗疲於奔命,何來餘裕塑造公司風氣和員工意識?如果管理層和職員連這一個基本共識也達不成,馬航就別想甚麼“破釜沉舟”了。(星洲日報/焦點評析:王寶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