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0元台幣傷透了心……”在她憤憤不平地訴說著這無奈的職場經歷時,我和她分享了一名主管曾經跟我提起的一段經歷:
一名新主管有天來到了一家企業,發現整個組織完全沒有競爭力,她百思莫解,直到一段日子後,才發現原來問題出在某主管的身上。某主管因終日怕得罪這個,得罪那個,無論員工多做少做,做好做不好,都給予一致的酬勞。後來,新主管大刀闊斧,企業的競爭力大大提昇,原本的主管終也被迫離開……
當我說到這時,台灣朋友已忍不住插話:“若將前者視為能者,後者是庸才,可能會無奈地發現,在職場中,後者往往比前者多……”好友的見解大概是大部份主管其實就像政治家,一心只想討好民心,鞏固地位,當下屬的可別天真地以為所有主管都一定具備領導者的膽識和遠見,否則,一定很受傷。
朋友對主管無法堅守承諾感到非常失落,下定決心以後不再當“愚人”,干脆往最低的工作標準靠攏,當個被動的下屬。
我望著她,想起曾經的自己。多勞不多得?是的,職場的現實本來就不公,但我相信,用心帶給別人的感動,哪怕那天肯定和感激你的,不是你的直屬上司,只是一名客戶,甚至那些微不足道的過客。(星洲日報/財經小品‧作者:陳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