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銀髮的葉倫語氣溫和而堅定的回答:聯儲局未曾也不應成為市場的囚徒。她承認,決策過程中的確需要考慮市場狀況,但聯儲局絕並非市場囚徒,市場的預期或反應不會阻止聯儲局做出對經濟有利的決策。
這令人想起最近一部由加拿大籍導演丹尼維勒納夫執導的電影,電影名稱就是《囚徒》(Prisoners,本地譯作私法爭鋒),講的是曉積傑曼飾演的木匠,因女兒失踪而心焦若焚,在尋找女兒的過程中漸漸迷失了自己,甚至不惜對嫌疑犯動用私刑拷問,衍生出以愛之名的罪與罰。
電影中的父親為了救出女兒而不擇手段,最終迷失本性,有如深陷牢籠而無法脫身,此外,劇中主要人物如警員和凶手,都面對迷失在人性的深淵,成為自已的囚徒的困境。
聯儲局為了救市而無所不用其及,就像電影中的主角般不擇手段,令不少市場人士和美國議員擔心,當局可能失火入魔,飲鴆止渴而不自知。
一些議員認為,量寬政策會扭曲市場,聯儲局像是給市場和經濟注入嗎啡,一旦停止注射嗎啡,後果將不堪設想。
自伯南克暗示將縮減每月850億美元債券購買計劃後,美國公債回酬率一度扯高,美國房貸和車貸利率等長期利率開始飆升。這抑制了房地產市場復甦,並迫使聯儲局官員在9月份以金融狀況緊張為由,暫緩縮減債券購買規模,這不免令許多人懷疑,聯儲局由於擔心市場反應會扭轉債券購買計劃帶來的經濟復甦勢頭,而開始政策急轉彎,不願縮減購債規模。
然而,葉倫辯稱,這是考慮市場最新情況,而非受市場所左右。事實上全球的中央銀行都強調本身的獨立性,沒有中行會認為自已成為市場囚徒,聯儲局當然也不例外。
聯儲局手握生殺大權,有許多貨幣政策和措施可動用,市場都只能聽其指揮,跟隨其政策而起舞,從這方面來看,聯儲局不可能受制於市場,反而市場才是淪為聯儲局的囚徒。
這不只是美國,而是全球資金市場,都已被聯儲局綁架和挾持,因為聯儲局可以無限量印刷廉價鈔票,而全球市場都必須接受美元付款,並任由廉價美元資金汜濫,在各地市場流竄和興風作浪。
對此,葉倫就直言不諱:“是的,我們可以推動市場,但這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聯儲局的真正用意是為了振興經濟和就業市場,但我們看到的卻是各項金融資產不斷升值,美股不斷創新高,儘管聯儲局認為目前仍未出現泡沬。
然而,聯儲局可以不斷印錢和保持低利率,但卻無法保證能夠創造就業機會,商家和投資者把這些廉價資金都用作投機炒作,而非購買機器擴充業務,生產工作繼續流向發展中國家,則美國經濟和就業市場仍無法全面復甦,若真如此,量寬政策將成為常態,聯儲局將長期維持低利率和寬鬆政策。
在《囚徒》電影中,有人最終走出自設的囚籠,有人繼續受困而走上絕路。聯儲局最終會是作繭自縛,抑或會帶領美國經濟全面脫困?而全球市場如何能不再受制於聯儲局的收水和放水,這都將是繼續困擾投資者的課題。(星洲日報/焦點評析‧作者:李勇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