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我們已經撕下2013年日歷的300餘頁,現還有不足30天的時間就要跟2013年道別,準備迎接2014年全新一年的考驗。
配合新一年的到來,許多報紙雜誌都特別精心準備了特刊,讓讀者緬懷過去一年的大事,並為你預言2014年將面對的種種挑戰。
《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在今年首度加入行列,推出名為《未來的一年:2014》特刊,集合其在全球超過100個辦事處的所有人力物力,走訪全球600 大企業,整理出明年的政治、經濟,甚至是各領域的風險和機會所在,為龐大的投資者把脈2014年的政經走勢。
對財經消息稍有留意者,自然明白該份特刊內容跑不掉升息、中國、美國乃至歐洲經濟好轉,甚至是量化寬鬆(QE)退市等左右明年環球經濟走勢的關鍵因素,畢竟只要相關因素稍有變化,都可能牽動包括大馬在內的所有全球化經濟市場。
沒錯,該份特刊對全球經濟明年的走勢分析得極為透徹,但是讀起來卻有隔靴搔癢的感覺,可能是我國只是一個小小的開放經濟體,全球經濟走勢對我們的感受遠不及那些身處美國、中國乃至歐洲等經濟強國的讀者來得強烈。
因此,在關注國際間的經濟趨勢後,我們是時候關心一下國內明年可能面對的種種挑戰,而不少經濟學者已率先為我們整理完畢,首先登場的就是經過試跑一陣子後,即將在1月全面落實的最低薪金制。
最低薪金制概念並不新穎,也在許多國家成功落實,政府落實最低薪金制,主要就是朝高薪國家目標邁進,也連帶鼓勵企業轉型,或投資強化生產效率,減少對廉價勞工的依賴。
但可惜的是,最低薪金制試跑後,在我國這一路走來卻是顛仆跌撞,引起不少商界人士反彈,與政府 初期目標相去甚遠,更令人擔心的是,大馬中華總商會2013年中小企業調查報告中顯示,高達69%受訪業者預見實施最低薪金制後,運營成本增加將超過 25%,而這些成本難免最終將轉向消費者。
接著就是政府上調電費約15%。汽油、白糖等津貼下調後,坊間已普遍預見電費將是下個調整目標,而政府也趕在年關前宣佈調高電費,美其名是促進再生能源等領域崛起,甚至是鼓勵民眾轉用更為節能的電器產品,實際上還是為了削減龐大的天然氣津貼壓力。
但是,小至咖啡廳,大至工廠,每個環節都需用電,而此次電費漲幅之大,帶來的連鎖效應恐怕更大,高漲的生產和營運成本效應最終恐怕還是得消費者來買單。
值得關注的是,明年將是消費稅在2015年4月開跑前的過渡期,政府最終的消費稅架構,以及企業和消費者如何調適消費稅帶來的挑戰值得關注。
整體來看,雖然一眾經濟學家都看好2014年的經濟前景將更好,但無可否認,明年將注定是不安 定的一年,在在考驗著執政者的執行力、智慧和應變能力,更考驗企業和平民百姓的抗壓和賺錢能力。如何應對只有仰賴官民同心,才能迎來如煙火般燦爛的美好明 年,否則再美好的遠景恐怕只是稍縱即逝的假象。
(星洲日報/焦點評析‧作者:洪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