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交易所主要通過郵寄信件,將上述文件寄給戶頭持有人,在這個電郵都幾乎快過時的時代來說,寄信這件事情讓人顯得既陌生又遙遠。
事實真是如此?
如果交易所肯坦然告知,他們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將股票買賣從紙張轉到無紙作業,以及股息、新股申請、附加股服務電子化等一系列計劃,那麼,我們就會知道,上述所謂最後一波的證券投資無紙作業措施,是來得多麼“早”。
還有,互聯網交易股票推出多年後,現在到底有多少比例的散戶選擇在網絡點選股票、買賣股票?
問題恐怕不僅僅出在交易所身上,投資者也應分擔一部份的責任。
一般上,年輕人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況且,對他們來說,在網路上處理事情,已經成為常態,他們反而會奇怪交易所怎麼遲至現在才提出電郵文件。可是,目前來說,年輕投資者佔散戶的比例不高,所以在“資深”投資者偏多的證券交易市場上,無紙化作業程序進度緩慢,並不出奇。
早在多年前,就有抽傭經紀坦言,手上並沒有多少年輕客戶,當時,他們認為,年輕人害怕股市的風險,還有媒體宣導不足,造成他們對證券買賣卻步。現在情況雖有改善,年輕投資者比例恐怕還是不高。
此外,網絡安全問題也困擾著投資者。由於證券買賣往往涉及可觀金錢,投資者不得不審慎看待資訊泄漏問題,免得處理不當,賠上了自己的血汗錢。
交易所首席執行員拿督達祖汀在文告中說:“電子文件服務,可以有效、及時和安全將中央存票戶頭文告和通知寄出,這可以減少信件寄失的風險,並保護中央存票戶頭持有人的隱私,還有,減少使用紙張。”
其實,這些好處大家都已經知道,問題是,當外國一再傳出銀行存戶、企業用戶的資訊泄漏的消息時,投資者對於網上處理私密文件抱有高度警戒,難道不是好事?(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王寶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