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之前一週,綜指頻在高位游走時,卻是缺乏充足成交量配合,使市場人士對其未來升勢仍有所顧慮,認為新高基礎欠穩。
從2013年12月2日起的5個交易日里,馬股綜指在高位游走浮沉時,成交量卻是每況愈下;即2日的成交量為13億股,接下來的3個交易日則跌至12億股,並且在6日(週五)最後一個交易日,成交量更進一步萎縮至11億3千萬股。
這可說是馬股“人氣”或支持力欠奉,後市能否持穩保持高企,尚欠缺說服力之嫌。
或許有人說,這僅是年杪假期人氣稍減之故,不足為慮。無論如何,目前欲從節節趨升走勢中的馬股分一杯羹,難度可說是越來越高,卻是不爭的事實。
以傳統股市規律來說,爬得越高,日後就跌得越重,或是高處不勝寒。所以,要在爬升中的馬股脫穎而出,可真要拿出真本事,不能靠投機取巧。這至少在失利後,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不是說目前就不可以進場賺錢,畢竟採取高風險高回酬的投資策略,仍大有人在。不過,總要做好心理準備為妙。特別是以短線技術分析訊息作為進退根據,隨著大市起落水平進行判斷,更要分秒必爭,不可有任何閃失,成敗就在分秒間。
另一個有助於判斷馬股綜指走勢的指南針,是馬股期指走勢,料可端倪一二,特別是它與綜指市場走勢一致及息息相關。
綜指與期指相互影響,而且在絕大多數時間都會按同一方向,甚至同一幅度變動。如果現貨價格出現上漲趨勢時,市場也可以看多期貨市場價格,反之亦然。當期貨接近交割期時,期貨與現貨市場水平將逐漸趨於一致及最終統一。
市場對綜指的前景預期,期指也將會預先反映出來。在綜指頻創新高之際,期指走勢皆落後,顯得對馬股的漲勢有所保留,露出謹慎的態度。
適逢綜指屢創新高,惟期指卻未能追上升勢步伐,加上揚升過程中的人氣或成交量卻是不增反減,很有可能顯示牛勁不足。
上述兩大指標是否為市場發出馬股已是“價高市危”的訊號?是否如此,投資者在進場之前,不妨將它納入投資考量,實是有利無弊之舉。(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李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