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我們會發現,天空出現越來越多飛機。多數都是廉航公司的飛機。
單單週一,就有4家廉航公司宣佈合作,其中以新航(Singapore Airlines)持股32.7%的虎航(Tiger Airways)最為積極。
虎航宣佈與新航(Singapore Airlines)旗下酷航(Scoot)達成航線、銷售和營銷的合作,也與印度同業香料航空(Spice Jet)簽約開通印度海得拉巴和新加坡航班,並與華航合作在台灣成立廉航公司。
此外,酷航也宣佈與泰鳥航空(Nok Airlines)聯手在泰國成立廉航公司。
奇怪,向來拓展策略猶如“獅子撲兔”的亞洲航空(Airasia)和亞航X(Airasia X),這次怎麼如此安靜?當然不可能。就在同一天,亞航X釋出了消息:將大手向空中巴士(Airbus)訂購飛機,因為之前訂下的25架飛機“並不足夠”。
《彭博社》數據顯示,過去5年東南亞廉航公司已訂購至少1千架新飛機。到底1千架飛機有多可怕?想想區域航空巨擘國泰、新航、馬航的機隊規模分別“僅有”132架、102架和92架,就可以知道,未來我們的天空會有多擁擠。
對消費者來說,競爭是好事,這不僅意味著廉航業會出現更多削價戰,也有更多著陸地點可供選擇,當然,最重要的是,廉航的服務素質有望改善,消費者無須繼續默默承受差勁的“廉價”服務。(星洲日報/財經小品‧作者:王寶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