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稍微留意一下新產業推介計劃,你或許可開始感覺到新產業出現銷售放緩現象,過去這幾年熱絡情緒逐漸退燒。
前幾年每每推出新產業,總可以看到示範單位及銷售處人山人海,銷售紀錄絕對能與網購媲美,瞬間“秒殺”上千百個單位,有些產業甚至可以在推介前售罄,訂購速度如同演唱會門票內部認購之快。
經歷了2009年的黯淡期後,房市從2010年開始慢慢回溫,加上美國聯儲局大印鈔票推波助瀾,熱錢迅速流入新興市場,房產更“起”得不亦樂乎。
2010至2012年短短3年,可說是國內房市最風光的時期之一,房價輕易增長50%以上,有者更成功翻倍,達到100%以上。
眼看著巴生河流域中價新產業從2009年每平方呎300令吉,逐漸上升至400令吉,一年多前升抵500令吉價位,如今更上探到600至700令吉,讓人根本沒有喘息的空間。
然而,為了讓消費者能承擔日益飆漲的房價,每單位也從最初約1千200平方呎“標準空間”,縮減至1千、800、700,甚至600多平方呎,基本上與一般400至500多平方呎的SOHO單位已沒有太大的差別。
同時,過去這幾年房價大漲促使不少發展商不斷推出新產業,連那些非產業公司都插上一腳,新產業不多才怪,恐怕未來會出現更多“有房無人住”的現象。
其實,很多產業買主並不是自住,而是要趁建竣後以高價賣掉,但以今時今日的超高房價而言,升幅顯然已大大受限。
先別說產業盈利稅的衝擊,以高價買業已相當“危險”了,除非是自住,否則若抱著投機的心態,恐怕會身陷泥沼中。
當然,站在發展商的角度,房價站上空前高位,他們最不想看到的是房價下滑,控制市場上的供應或許是唯一的辦法,讓市場供需重回平衡水平,並通過“特別”的促銷手法,如房價回扣等來重新吸引消費者。
可是,作為消費者,我們最期待的仍是房價回調至“合理”,或是一般市民都能負擔的水平。
雖然說買房能抗通膨,但在買房門檻高企的今天,加上利率潛在上調,產業還會是抗通膨的最佳投資工具嗎?若將產業出租,還能確保取得淨收入嗎?這都是我們必須深切思考的問題。
在房價沒有顯著滑落的情況下,至少現在房子還是最遙不可及的資產。(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李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