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興市場貨幣曾於2月初掀起一場災難,從阿根廷、俄羅斯到土耳其的貨幣相繼狂貶,這股拋風迅速蔓延,衝擊新興市場貨幣和股市。
幸好這股恐慌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新興市場經歷一場虛驚之後,逐步穩住陣腳和收復失地。
然而,就在投資者的情緒開始被撫平之際,市場卻驚傳人民幣出現異動,連續兩周溜滑梯,2月最後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報6.1450元,一度觸及10個月低點6.1808元,下跌了0.9%,為2005年匯改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人民幣為何突然暴跌?市場眾說紛紜,有傳這是中國中央銀行(人民銀行)為外匯改革和放寬人民幣浮動區間所作的佈署,也有專家認為這是中國當局敲山震虎,一箭雙雕之計,一方面阻遏海外熱錢投機炒作人民幣,另一方面則打壓影子銀行的地下借貸活動。
無論如何,市場一致認定這是中國中行主導的行動,刻意推低人民幣匯率以達致其特定目標。
這次人民幣重貶,顯然和市場力量和經濟基本面完全無關,由於人民幣不能完全自由兌換、資本流動仍受控制,中國中行是市場的最大莊家,可全面掌控人民幣匯率的變化。
這也反映了中國中行所具有強大力量,只要揚起手中的指揮棒,人民幣匯率便隨之起舞,投資者和投機客都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匯率走勢掉頭轉向。
同樣的,大馬國家銀行也能夠隨心所欲指引馬幣走勢,因為大馬禁止馬幣的岸外交易,海外投機客無法操縱和炒作馬幣。目前馬幣匯率走勢仍處於國行的舒適區內,因此國行都無需出手干預。一旦馬幣波動過於激烈,國行只要一揚指揮棒,就能叫馬幣匯率走勢立即恢復正常。
除了能掌操匯率之外,國行還有另一根指揮棒,可輕易調動利率走勢。
目前國行同樣對利率採取按兵不動的做法,繼續保持寬鬆貨幣政策,以低利率來刺激經濟成長。在此低息政策下,銀行貸款穩健成長逾10%,從而刺激國內經濟保持活絡。
但是,隨著通膨高漲,許多分析員預期國行自2011年10月起便束之高閣的利率指揮棒,即將新重登場。
為了減少財政赤字和避免被國際評估機構降級,政府去年調漲汽油售價和電費,以及取消白糖津貼,令物價高漲,今年1月通膨率已升至3.4%,創下逾兩年最大升幅,根據經濟學家的預測,今年通膨率將為3.1%,寫下2011年以來最高水平,市場普遍相信,這將迫使國行重啟升息行動。
而最新的報導顯示,英國巴克萊銀行預期國行將於今年5月和7月各升息25個基點,野村證券則預測大馬在第三季升息。
但有趣的是,馬來亞銀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組)首腦拿督阿都法立日前在業績匯報會上卻認為,今年國行不會採取升息決定。
他認為,目前的通膨是由成本推動,因此預見國行不會在今年升息,相信最快會到明年才升息。
馬銀行是大馬銀行業的龍頭老大,其首腦的預測應該比一眾分析員的猜測更有道理。誠然,這一次的通膨壓力是因政府削減津貼引發成本上漲,並非由於經濟過熱和旺盛需求,升息無濟於事,反而會打擊已經疲軟的消費信心,拖累經濟表現。
然而,國行曾經有過和人行同步行動的個案,在2005年7月,大馬和中國有默契地同時宣佈解除固定匯率政策。而8年半之後的今天,中國中行再度出手展開匯率改革,這是否會啟發大馬國行揚起手上的指揮棒,值得拭目以待。(星洲日報/焦點評析:李勇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