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業逐漸感受到春天的悠揚氣息,但寒冬是否已過,卻有待考驗。
從年初至今,棕油價揚升了6.54%,而去年全年也走高了5.37%。
最新數據顯示,儘管去年12月出口強勁增長14.4%,創下連續6個月走揚佳績,然而油棕相關產品出口卻下跌8.9%至41億4千萬令吉。
同時,1月棕油出口下滑9.93%至137萬公噸,這反映外圍需求可能還不如想像中強勁,能否吸納國內更多棕油產品,可能會面對一些阻力,惟馬幣趨軟能夠提供些許防護,提高棕油出口的競爭力。
從棕油產量方面來看,其實還是有“驚喜”的,因為隨著產量顯著下滑9.57%至151萬公噸,國內1月原棕油庫存已下降了2.63%至193萬公噸,對激勵棕油價可說是起著一定的效益。
種植公司財報沒驚喜
無論如何,國內種植公司最新發佈的財報沒有帶來太大的驚喜,像吉隆坡甲洞(KLK,2445,主板種植組)即使首季淨利揚升12.17%,主要的貢獻者是製造業;IOI集團(IOICORP,1961,主板種植組)受1千400萬令吉外匯虧損影響,次季淨利下跌8.27%。
雖然森那美(SIME,4197,主板貿服組)次季淨利增長15.5%,不過主要是歸功於稅務開銷走低,看來種植業本身仍未做出顯著貢獻。
可是,種植股的交投卻顯得熱絡。單單在2月,種植指數走高了330.19點或3.92%,是近幾個月以來的較佳表現。除了反映種植股再受到投資者的追捧,也說明投資者對種植股的後市持樂觀看法。
市場人士相信今年首季棕油價將維持強穩,因為棕油產量一般會在2至4月間放緩,加上近期國內和南美洲的不正常天氣,預計有助提振原棕油士氣。
棕油價曾在4年前衝破4千令吉關卡,不過當時只是“剎那的光輝”,隨後即從高處回落,而且自2012年6月跌破3千令吉關卡後,棕油普遍在2千100至2千500令吉之間波動,直到近期漲幅才開始擴大,越過一道又一道關口。
雖然資金種植股的種植業務盈利未大放異彩,因為根據大馬棕油局的數據,去年末季棕油平均價僅報每公噸2千511令吉,但隨著今年首季棕油價“步步高升”,相信種植領域將能“重新出發”綻放光芒。
目前距離3千令吉關口已不遠了,跨過了前方的障礙,或許棕油價能飛奔得更遠。(星洲日報/焦點評析:李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