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其因,原來其中一個水喉的整個開關被拔除了,結果是水勢不受控制,嘩啦嘩啦的往外噴注,從早上到下午5時後再訪時,還是奔流不息。
沒有人知曉這情況此前大概持續了多久,之後又會再持續多久才受制止;整個問題的症結,不僅彰顯政府公務員並不珍惜水源,而更大問題的導因,則是缺乏維修與保養(維保)文化,這才是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共同問題所在。
雪州作為大馬最先進一州,過去一兩個月的乾旱天,無論是升斗小民,抑或是在雪州設廠的國內外投資,都為缺水所苦。
至於為何缺水,這得從聯邦政府執政時期,水管經歷30至40年皆沒有撤換,導致水源在輸送過程中,在中途漏掉而成為“無收益水”(NRW)說起。
再不然,輸送往民宅的水供,污濁如糞水般,迫使人民安裝多個淨水器才能淨化水源,這都是過去雪州人民的痛苦記憶!
90年代,曾經在採訪過程出示早前盛裝的一水瓶的污濁水源,質詢當時掌管水務的部長拿督斯里三美威魯何時要恢復乾淨的水源?結果,不知是部長無法接受這麼髒兮兮的水質,抑或對旗下水務機構缺乏幹練與憫於人民處境,而對此暴跳如雷!
歲月悠悠,數十年過去了,水管破裂、水資產“維保”和減低無收益水關鍵問題,還是沒有多大改善;開發新的活水源頭雖然是迫切問題,然而如何有貫徹“維保文化”,確保多數水源都用在其所,而不是白白流失,這才是繼往開來的最大挑戰!
是的,永續與穩定的水源與水供,對雪蘭莪州繼續成為投資者“所愛”無比重要,任何水供的不穩定,皆會促使資金撤離!
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長拿督斯里慕斯達化曾告誡,雪州如果沒有著手克服水荒問題,將可能失去整百億令吉的投資。他說,很多國內外投資者,可能因水荒問題長期不獲解決,而把資金撤離雪州。
由於發展步伐較早,加上基建充足、人才較匯集,雪蘭莪州與檳城州過去多年都成為國內外資金所愛,為吸資重要州屬。
雪州政府已於2月間,與聯邦政府簽署備忘錄,無疑打開了僵局,加速了接管水務資產的進程。這項備忘錄的主要重點是:聯邦政府水務管理公司(PAAB)接管水務資產與76億8千萬令吉負債,這將讓雪州政府持有水務資產的經營與維保權。其間,聯邦政府撥出9億令吉解決雪州缺水問題,直至冷岳2濾水站計劃完工。
州政府的義務則包括:配合聯邦政府步伐,實施冷岳2濾水站計劃;其二則為給予配合徵用土地,並在30天內發出發展指令(DO)。
冷岳2濾水站延宕多時,只待水務整合過程完結便可啟動,即使快半年動工也救不了目前缺水的窘境;目前著手管理水源、杜絕水管破裂導致水源流失是最大重點,其次是確保缺水區位,透過水源配置方式賑濟缺水地區之需。
更重要的是,須杜絕有機構人員趁機抬高水價之舉,因供水是水務機構義務,不能永續供水,在外國可能被追究法律責任,何況還發“水荒財”?
可以預見,雪州水務整合後,整個維保權會落到雪州政府手上,然而,我們的水源管理會更好嗎?這有待雪州政府推展更完善的管理與維保文化,才得以達致!
人人愛好華麗堂皇,維保工作無人會在意,由雪州的水荒到仍然失修的各州與聯邦資產,仍然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從這種普遍現象中,從危機中,人們又究竟悟出甚麼道理?
(星洲日報/焦點評析:張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