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竣工日期延展多次,耗資超過40億令吉的廉航新機場,有人抱著好奇心態探索,更有人冷眼旁觀,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情緒在人們腦海盤旋,明明應該對此成就感到驕傲,卻擔心它某一天出現紕漏,淪為他國笑柄。
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航空業者除舊迎新,除了須重新適應全新的工作場地、人手調配及增添更多設施外,可能還需面對“有增無減”的收費制度。
服務費、消費稅只漲不跌的情況已是不爭的事實,航空公司及消費者會擔心當局調漲機場稅,趁機填補高昂建築費用缺口也是人之常情。
廉航最大賣點是機票價格低廉,機場稅調漲後勢必對機票銷售帶來一定壓力,因為它是除了機票之外,消費者不得不額外支付的費用,理應由“買單”及體驗服務的人決定,哪個價位才是合理。
然而,消費者卻沒有權力決定機場稅的數額;而且,新機場也必須瞭解使用者的真正需求,比如行李運送及登機柜台效率、基本設施是否可以的應付龐大的人流量。
廉航終站換了“新家”,租戶及消費者卻不一定有“喬遷之喜”,如果新機場的服務卻沒有改進,它也只是一個美麗外殼,給人的感覺就像從一個小籠子,搬到比較豪華的大籠子而已。(星洲日報/財經小品:郭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