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中政府經貿合作5年規劃下,大馬有信心,兩國貿易額將在2017年能夠達到1千600億美元。”
這是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拜訪中國前,向媒體發表的談話。
目前,馬中貿易額為1千億美元,上述目標意味著未來3年平均每年須增加200億美元。以馬幣現有匯率推測,200億美元大約是644億令吉。
若是以前,區區每年200億美元,馬中兩國大概不會放在眼裡,可是依照目前經濟局勢來看,這個目標的難度甚高。
中國政府正加強推動經濟轉型,從依賴出口與投資轉到內需上。對經濟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大的中國來說,這宛如巨人轉身,萬一處理不當,不僅自身受到傷害,連帶其貿易夥伴也會遭殃,作為東盟最大、全球第八大貿易夥伴的大馬,更是不得不小心應對。
繼2013年寫下1999年以來最差的7.7%成長紀錄後,中國今年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進一步收窄至7.4%,是2008至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季。
最近出爐的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連跌4月、房市泡沫若隱若現等,更是加劇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的疑慮。
中國官方媒體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表示,當前中國需要去適應國內經濟的“新常態”,分析認為,這是中國政府無意推出振興經濟措施的強烈信號。
經濟學家普遍估計,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底線是低於7.5%。
中國經濟成長放慢腳步,已經開始打擊大馬。3月數據顯示,中國需求急降,造成大馬出口至中國總額從2月的增長23.6%急轉直下為滑落1.8%,即使納進農曆新年等因素,由起轉跌的趨勢依然不可忽視。
由於外圍需求減少,大馬過去幾年持續透過落實大型基建計劃等內需措施推動經濟成長,同時,為了避免赤字惡化,一些應用外國物品的基建計劃也紛紛喊停。
大馬政府仍估計今年經濟可成長4.5至5.5%,主要動力仍源於內需。
以上種種變化,都可能影響馬中雙邊貿易增長,為了達到3年增加60%貿易額的目標,兩國政府未來恐怕得端出更多措施才行。(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王寶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