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財經評論

20大政企的10年路

Tan KW
Publish date: Sun, 15 Jun 2014, 10:22 PM

 

2014-06-15 19:59

10年前推出的政聯企業轉型項目(GLCTP),一眨眼已來到最後1年;在這10年間,各家官聯企業究竟有甚麼變化?早前被欽點成為“G20”的20大政府相關公司,是否已經脫離政府的襁褓?

 

無論你怎麼看,但國庫控股(Khazanah)上週公佈最新轉型進度的喜悅神情,卻彷彿在自豪地說:當年的孩子們確實都長大啦!

 

國庫控庫提供的數據顯示,G20企業的總市值在過去10年間增加了204%,由2004年的1千400億令吉增至2014年的4千250億令吉,表現超越綜指在同期取得的137%增長率,加上11.1%年均複合淨利增幅、13.4%年度股東回酬率、960億令吉總派息額等表現,均證明G20企業“整體”茁壯成長中,並已崛起成馬股最重要的骨幹。

 

經歷這些年的風風雨雨,2家原G20公司──普騰(Proton)和大馬郵政(POS,4634,主板貿服組)前後被多元資源工業(DRBHCOM,1619,主板工業產品組)“買走”,南北大道(PLUS)則被同是G20成員的UEM集團給吞併;屈指一算,當年的G20企業,如今其實僅剩下17家,一路走來並不平坦。

 

環看剩下的G17,不能否認大部份的確在這些年書寫可圈可點的表現,包括一些憑壟斷地位來輕易達成卓越業績和股價表現的企業。然而,撥開表面上的風光,亦會發現部份政聯企業在歷經10年轉型後,依然沒能改頭換面,甚至變得更糟。

 

不說被國庫控股忍痛割捨的普騰,目前仍是G20成員的馬航(MAS,3786,主板貿服組),表現就讓所有人傷透腦筋,情況比普騰更糟;同是G20的馬資源(MRCB,1651,主板建筑組),這些年股價和業績表現同樣無法讓投資者信服,馬化學(CCM,2879,主板工業產品組)亦如此。

 

當掌聲為G20響起,這些企業卻顯得加倍落寞。

 

平心而論,G20企業中,多數企業確實用心轉型,並在過去10年間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團體風光並不代表每個成員均同等風光,更不代表轉型大計已來到圓滿落幕時,因即使是目前,官聯企業亦仍有許多政策與架構上的弊端有待改善,這是當局不能“選擇性忽略”的事實。

 

想反駁?哪試問今天的普騰與馬航,由何而來?(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李三宇)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96907?tid=17#ixzz34iYmUBbb  

More articles on 星洲財經評論
郑钦亮.冬铁猫山王站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林瑞源.敦马的困境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黄振威.中等收入陷阱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黄晓虹.东铁话东西

Created by Tan KW | Apr 09, 2019

王宝钦‧FGV始知盘中餐

Created by Tan KW | Jan 24, 2019

王宝钦‧卖地寻租

Created by Tan KW | Jan 15, 2019

洪建文‧数字会说话

Created by Tan KW | Jan 15, 2019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