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馬航的消息滿天飛,有說可能私有化,也有可能會申請破產,相信答案近期內就會揭盅。
市場普遍認為,若是馬航大股東--國庫控股將馬航私有化,將帶來“一石數鳥”效果,首推可以善用馬航現金流,配合一些徹底的改革策略,以獲取重新建立品牌的機會。
國庫控股應儘快全面收購及私有化馬航,並撤除上市地位,迅速重組減輕財務壓力,分拆出售旗下賺錢資產,實行開源節流,打開重生之路。
馬航下市,使國庫控股在重組馬航時,擁有更大的自主及活動空間,避免出現“綑手綁腳”的窘境。
馬航求存的選項,也包括與各職工會進行重新談判,特別是在員工效率方面,馬航是落後於其他主要競爭對手。
根據彭博社資料顯示,過去3年,馬航每名員工平均帶來22萬美元的營業額,而新加坡航空則高達52萬4千800美元,泰國航空則為24萬5千美元。顯示馬航員工平均效率,擁有較高的改進空間。
假如馬航選擇申請破產,這可是自2011年以來,創下全球資產最高的航空公司破產案。而馬航及國庫控股,甚至整體大馬企業信譽,將受到嚴重無形打擊,這是金錢難以衡量的鉅大損失。
換個角度看,一旦馬航申請破產,就意味著無法償還銀行的貸款,包括國庫控股持有逾28%股權的聯昌集團,以及最大的馬來亞銀行。
市場擔心,這可能引發的呆賬風險,將會衝擊整個大馬銀行體系。有鋻於此,私有化比破產來得化算,更為可行。
隨著馬航在短短4個月裡,失去兩架飛機的衝擊,分析員認為,若保持現狀,相信馬航的虧損,將延續多1年,至2016年才有希望止血。
分析員坦言,就算是全球最強的航空公司,也一時難以承受短期內,連續發生兩宗空難的重擊,堪稱是滅頂的災難。
截至今年3月杪,馬航擁有的現金及等同現金額,達32億5千萬令吉,相信馬航最遲到明年,將需要再次售股籌資,才能夠持續在資金密集的航空業繼續營運,這保持原狀方案,現在看起來是不太可能。
總而言之,私有化馬航,雖然不是唯一出路,不過,根據各造消息來源,證券研究剖析,它似乎是最好的選擇了。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李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