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首次公開售股(IPO)市場,近期似又重新活躍起來,單是上兩週就有3家新公司成功上市馬股,而且全數在上市首日書寫輝煌股價紀錄,這彷彿在向散戶們說:“要賺快錢?快買點IPO股票吧!。”
從近期IPO的新股申請情況中,確實不難發現散戶對認購新股非常熱衷,如前週上市的陸盛,供公眾認購的股票就取得14.45倍超額認購,上週三上市的文語控股則取得33.15倍超額認購,最後上市的興發資源,超額認購率更高達60.3倍,在在反映了新股“供不應求”現象。
不過,縱然成功申請的幾率偏低,可3家公司股價依序在上市首日寫下55.2%、25.21%和24.44%漲幅,卻也讓那些成功申請者小發橫財,並且鼓勵散戶未來更積極追捧IPO。畢竟,如此高回酬,任哪個投資者都會心動是吧?
只不過,認購IPO股票真的是“穩賺不賠”的投資?這快錢,有那麼容易賺嗎?
就IPO的過往紀錄來看,絕大多數新上市公司確實都會在上市首日有所表現,差異在於漲幅多寡而已,這意味成功申請新股的投資者若選擇在上市首日賣股套利,一般都有不錯的機會賺取正面回酬,這正是IPO對散戶的最大魅力所在。
無論如何,當某些重大利空導致整體投資情緒明顯低落時,IPO的首日上市神話卻未必靈驗,類似例子在過去數年間並不少見,成功申請IPO卻被牢套資金的例子,不是沒有。
此外,除投資情緒向好外,近年IPO一般僅保留非常少的股權供公眾認購,也替IPO的偏高超額認購率作出直接“貢獻”,這意味,即使新股上市首日價格飆升,有幸受惠的散戶其實也不多。
由於僧多粥少,申請IPO股票的散戶通常以失敗收場居多;考量申請新股須先被扣留等額資金,意味申請者數週內將無法動用該筆金錢,加上成功幾率甚微,倒頭來很可能只是白忙一場,虧了時間與機會成本。
別誤會,我不是述說申請IPO有多麼不好,只是認為散戶們該把更多元素納入考量,才決定是否投資,尤其是那些現金流或財務狀況欠佳的投資者。
IPO當熱,投資者認購新股的熱誠短期內料難以降溫;幸運的話,來自IPO的快錢確實易賺,數十巴仙回酬或許就一個早上的事,不過,絕對不是“穩賺不賠”。
因為,在各種風險面前,誰能確保“幸運”永遠會站在自己的一方呢?(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茶室:李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