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是警惕人們在安逸的環境裡,也要隨時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危險事故,以提高本身的警覺心,然而,最近接二連三、異常頻密的發生重大空難事故,勢必打破許多對人對航空業的美好憧憬,開始質疑飛行是否真的安全。
當局提供的數據及飛機是世界上最安全交通工具結論,是根據往年的民航空難次數而不是罹難人數來決定,雖然截至目前為止,全球空難發生率較去年低,可是當中涉及的人命傷亡、財務損失及意外賠償金數額,肯定超越過去幾年的空難事故。
目前已超過700人在空難事故中死亡,人數較去年的200多人增加兩倍,這也意味,當局如果繼續以空難次數來斷定飛行最安全,將無法安撫人們動搖的信心,因為數據已說明一切,證明飛機是“事故率最低,死亡率最高”的交通工具。
經歷了這次非常戲劇性的“空難週”,居安思危已不足以應付所有突發狀況,現代人更應該要有“飛”安思危的心理準備,千萬別以為小心開車、防災防罪案就能安全,因為目前的氣候變化及戰爭魔爪已從陸地蔓延至天空,在空中挑戰人類極限。
最糟糕的是,這些變數及陰謀是科技專家最難預測的意外,雖然航空業者一直遵照飛安指南操作飛機,根據維修期限檢查機身,確保飛行萬無一失,然而這只是單方面所作的努力,有時候始終難敵一些人為疏忽所引發的災難,才會造成無法挽救的局面。(星洲日報/財經小品‧作者:郭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