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垃圾增長的步伐,比城市化的步伐更快速;未來,全球將面臨垃圾爆滿的窘境!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10年前全球29億城市居民,每人每日只製造0.64公斤垃圾,目前不僅城市人口增至30億人,每人每日製造垃圾量還增至1.2公斤或13億公噸。
世銀預計,到了2025年,城市人口暴增至43億人時,每人每日垃圾量將增至1.42公斤或22億公噸。
前陣子,吉隆坡在為處理固體垃圾問題,是否有需要建垃圾焚化爐問題上爭議不休;非政府組織、居民、反對黨議員等普遍反對在甲洞設立焚化爐,而相關部長則強調以官民合伙擬建的上述設施,看來似乎無可避免。
過後,已在萬撓附近武吉達卡與大馬統一聯營建成土埋垃圾與發電場的成功集團創辦人丹斯里陳志遠,認為該土埋場已足夠處理隆雪垃圾,並提醒需記取多年在武來岸落實焚化爐計劃之教訓,除了因半途擱置平白失去約1億令吉。
武吉達卡土埋場垃圾總處理量可達1億2千萬公噸,以隆雪每日5千公噸計可用至未來65年。目前隆雪處理2千500公噸,估計可達約130年。
陳志遠反對甲洞設10億令吉焚化爐的計劃,除了目前阮囊羞澀無需浪費民脂民膏,也有捍衛其利益之意;非政府組織與一些政黨反對的理由則是不環保而帶來貽害。
其實,在垃圾未移往土埋場或焚化爐之前,尚保存很多可再利用的資源,這些資源可化為黃金和濟貧的愛心,且可使世界更美麗而拉近社區個體的距離。
不管是大馬或是全球任何國家,如何在源頭篩選出可資利用的資源,將是未來垃圾朝向資源化管理的一大挑戰,各國政府應朝這個大方向走!(星洲日報/財經小品:張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