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上招聘機構JobStreet.com近期展開的一項網絡調查,在2千062名受訪的學士畢業生當中,有77%表示目前的月薪2千500令吉僅足夠應付生活基本開銷。
由於絕大部份的職場新鮮人都認為2千500令吉的月薪太少,有60%受訪畢業生期望一入工即可享有3千500令吉的起薪。更令人瞪目結舌的是,另外有30%的受訪者要求起薪可以達到6千500令吉的高收入。
月入6千500令吉是屬於合理的水平嗎?我們從2020年高收入國的人均收入1萬5千美元目標來看,轉換成每月收入大約為4千令吉(以1美元兌3令吉20仙計算),6千500令吉比這高收入目標還要高出63%左右。而且請別忘記,這只不過是學士畢業生的起薪而已。
身為受薪一族,當然也是希望大馬的薪資架構能夠往上攀,但平心而論6千500令吉的起薪要求的確有點“獅子開大口”之嫌。
受薪人士的薪資水平,到底還是與其生產能力掛勾。假設一名受薪人士擁有良好的生產能力,在講求供需平衡的市場原則下,就算剛開始的起薪不高,該人士也能夠在證明本身的能力後獲得與本身生產能力一致的薪資水平。
然而,若受薪人士只是一味地追求高薪,卻無法確保本身的生產能力能夠配得上薪資的升漲,最終羊毛只會出在羊身上。企業在承擔更高的薪資成本之際,一般會將此成本漲幅轉嫁予消費者,最終導致受薪人士所取得的高薪被通膨所侵蝕掉,到頭來也是一場空。
根據大馬生產力機構(MPC)的《2013至2014年度生產力報告》,大馬的人均生產能力為2萬4千934美元。這一數字其實並不遜色,足以領先多個新興或發展中國家,其中泰國的人均生產能力為1萬7千414美元,而中國的人均生產能力更是只有1萬6千470美元。
然而,大馬的人均生產能力還是遠遠不如其它的先進國,包括大幅落後新加坡的5萬1千468美元,以及美國的7萬零293美元。由此可見,大馬要邁入先進國行列,在這方面仍尚需努力。
這也是為甚麼先進國的人均收入遠高於大馬。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新加坡和美國於2013年的人均收入為5萬4千零40美元以及5萬3千670美元,分別位居全球第16與第17名;大馬同期的人均收入則只有1萬零400美元,排名第88,重申薪資水平與生產能力掛勾的事實。
在政府的2020年高收入國目標中,提及的其中一個挑戰便是“創建一個繁榮昌盛的社會,一個充滿競爭,生氣,活躍與強韌的經濟體”。要達到這一點,最重要的還是企業、勞動力、政府多方面不懈地提昇本身的能力。
在我們不斷埋怨百貨百貨騰漲唯獨薪資不漲的當兒,我們是否已作好準備提高本身的生產能力呢?如果我們無法提昇自己在價值鏈中的位置,所取得的高收入也只是局限於數字上而已,實體經濟還是在原地踏步。
另外,在我們長期批評政府無法控制生活成本飆升,不知民間疾苦的當兒,我們本身又是否有做到理財的本份呢?根據經濟學的基礎,人類的欲望是永遠無法完全得到滿足的。若無法控制好自身的開銷,相信再多的收入也不足以填滿慾望這無底洞。(星洲日報/焦點評析:孔令堯)